文学七日谈
文学七日谈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9条《文学七日谈》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文学七日谈》名言/《文学七日谈》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文学七日谈》语录可以了解《文学七日谈》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文学七日谈》名句,欢迎分享。

美国梦,或日,一门心思“搞钱”!我记得是在一九八七年左右,那时学校安排我陪一个留学生住。那个年代来中国的留学生还不多,很多都是把住校生和留学生安排在一起,有点互相做语伴的意思。当时安排给我的是一个美国人。他的名字我现在记不得了,但我印象很深,他告诉我,他因为逃兵役,不想去越南打仗,曾经跑到加拿大变成加拿大人,后来又回来变回美国人。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北京,我陪他去美国大使馆。那时去大使馆你会收到一种小册子,就是介绍美国文化的那种。我印象很深的是,小册子一翻开有一行介绍,翻译成汉语,大致意思是:美国社会是以个人财富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的。 讲得这么赤裸和直白? 所以对当时初次接触美国文化的我来说,虽然不得其要领,但真是大受震撼。后来对美国文化了解深了,也就明白,美国以金钱作为标准衡量个人价值,其目的其实是追求一种机会均等的原则。当“五月花”号离开欧洲大陆,去向北美洲之时,在大风大浪里大家就达成了共识一到了新大陆,不搞贵族制!取消因等级位阶造成的生而不平等。但反过来,在英国或者欧洲,一个人如果有钱了,他会想着买个爵位,追求一种阶级的跃升,获得声望与荣誉的满足,这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趋性。但美国一下子取消了后者,这样一来除了钱就只剩下钱了。
其实从《圣经》中的上帝到中世纪以后形成的教士阶层,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据说,最早的商人其实都是中世纪修道院中的仆役(他们当然也是教士或者和教士有关系的人),他们为了给修道院采购,常常外出,一来一往,长此下去就开始了贸易。这有点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些从体制内下海的商人。中世纪的宗教社会,就像刚刚提到的,一年大约有两百天都是具有禁忌性的,普通人是很难有自由的。这样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宗教内部的腐化,而《十日谈》恰恰针对的就是这些人。 而中世纪早期及其以前的世界要更为严整,有一种一见凛然的神学气场,在精神和道德上的要求比在肉体上的来得多。它不用你思考,在你发问之前(甚至发问本身已经读神了)已经回答完了一切,上帝帮你安排一切,从天上到地下,无所不包。这是一种绝对的价值。而文艺复兴师法古典文化,主要是古希腊文化,其中尤以对亚里士多德的再发现为首,从而反思基督教的这套系统,特别是沿着工商业大发展的轨迹,形成了一种新的环境、一群新的人,他们在古典文化中找到源头,从而把人从宗教中解放了出来。但丁写《神曲》,按照基督教的世界图谱游了一圈,从而打破了把人固定在一处的死局。再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她身后的背景变成了自然,而非那些空洞的宗教圣光,这个女人的眼神也是人的眼神,不再令人望而生畏。 所以文艺复兴有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讽刺中世纪腐化了的宗教阶层,另一方面则在努力重塑人们关于宗教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个人的解放。但你要是以为《十日谈》要反对宗教,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女性解放,是在人一作为个体的人,这个大维度上进行的。这里有一种对女性的再原始化的过程。历史上的女性,几乎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群体,没有财产,没有权力。当她们到了文艺复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时,伴随着人的解放,她们的一无所有反而让她们无所畏惧了。 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 在拉康的哲学里,他认为女性是一种流体,类似于游牧生活,她们是天然的革命者。女性在男性的社会制度中,不具备男性对于一个群体所具有的强烈归属感与使命感。列维-斯特劳斯说过,女性本身就是人类遗传基因的携带者和交换者,她需要离开自己原来的部族,生活到别处。而这种生活在别处的流动的特点,就有点像人类的游牧文明,在这个流动不居的文明中,女性是具有很强的优势的,当男性出外狩猎、放牧和征战时,女性承担了非常主要的工作,她是稳定的那只锚。有时甚至比男性还更具延续性(男性一场仗打下来,谁知道是否能活下来?)。中国历史上出塞和亲的王昭君,在匈奴几易丈夫,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地位。从中我们能看出,游牧文明对性别、贞洁这些观念与近代之后所谓“文明社会”之间的很大不同。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近代之后“寡妇门前是非多”此类对丧夫女性的歧视言论。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两种性别又重新变得势均力敌起来,我愿意将这种变化称为女性的再原始化。

1页 / 

1

文学七日谈

《文学七日谈》

作者:梁永安

梁永安其他作品: 《梁永安的爱情课》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 《梁永安: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 《梁永安的电影课》 《日常》
《文学七日谈》简介:

复旦大学老师梁永安与青年读者的一次关于小说的无限畅谈。以有料、有趣的对话方式,将七部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堂吉诃德》《十日谈》《傲慢与偏见》《包法利夫人》《了不起的盖茨比》《印度之行》《黑暗的心》)拼贴成一幅生动的文化地图。按图索骥,抽丝剥茧,为当下的读者探明那些曾在小说中发人深省,却早已遭人遗忘的历史坐标点,撬动我们看似熟极而流的固有概念(工作、恋爱、... (更多)

投稿有关《文学七日谈》的语录

推荐作品

更多>
月亮和六便士经典语录

月亮和六便士

“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时间恋爱。这是人性的弱点。我是个男人,有时候我需要女人。当我的欲望满足了,我就会去忙别的事情。真是讨厌,我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它囚禁着我的精神;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不受欲望支配,自由自在地去工作。因为女人除了爱情什么也不懂,所以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简直荒谬。她们还想说服我们,让我们相信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实际上,这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只知道欲望。这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病。女人是我取乐的工具;我没耐心让她们当我的什么助手、搭档、伴侣。”

毛姆

点赞(1) 3790 ℃
少年残像经典语录

少年残像

我不知道家里阁楼上的鸽子是否依然在白昼里一遍遍寂寞地飞翔,从窗口望出去的夕阳是否依然在浑浊的天色之中犹如一汪猩红的鲜血。而我也不知道夜神因为饥饿早已遛出了家,独自出去觅食,不曾归来。这一年的流火七月,我过得晨昏不辨,昼夜不分。像个真正的弱者,一言不发地等待命运的判决。

七堇年

点赞(0) 1500 ℃
始于极限经典语录

始于极限

开始跟残障人士来往后,我才意识到身体是无法任由我们摆布的,身体是我们的第一个他者。他们已经和不听使唤的身体打了许多年的交道。他人本就是不能摆布的,但在那之前,他们还不得不与“自己的身体”这一不听使唤的他者相处。“变老”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会突然成为残障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感觉到精神和身体都是易碎品。不小心轻放,身心都会破碎。易碎品就得享受易碎品的待遇。

上野千鹤子

点赞(0) 439 ℃
读库2103经典语录

读库2103

就像深海里的鱼都是瞎子,沙漠里的动物都很耐渴一样,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我所处的环境,而不是由我的所谓本性决定的。其实我在当时就察觉到,工作中的处境正在一点点地改变我,令我变得更急躁易怒,更没有责任心,总之做不到原本我对自己的要求,而且也不想做到了。

张立宪

点赞(0) 287 ℃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