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七日谈

其实从《圣经》中的上帝到中世纪以后形成的教士阶层,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据说,最早的商人其实都是中世纪修道院中的仆役(他们当然也是教士或者和教士有关系的人),他们为了给修道院采购,常常外出,一来一往,长此下去就开始了贸易。这有点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些从体制内下海的商人。中世纪的宗教社会,就像刚刚提到的,一年大约有两百天都是具有禁忌性的,普通人是很难有自由的。这样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宗教内部的腐化,而《十日谈》恰恰针对的就是这些人。 而中世纪早期及其以前的世界要更为严整,有一种一见凛然的神学气场,在精神和道德上的要求比在肉体上的来得多。它不用你思考,在你发问之前(甚至发问本身已经读神了)已经回答完了一切,上帝帮你安排一切,从天上到地下,无所不包。这是一种绝对的价值。而文艺复兴师法古典文化,主要是古希腊文化,其中尤以对亚里士多德的再发现为首,从而反思基督教的这套系统,特别是沿着工商业大发展的轨迹,形成了一种新的环境、一群新的人,他们在古典文化中找到源头,从而把人从宗教中解放了出来。但丁写《神曲》,按照基督教的世界图谱游了一圈,从而打破了把人固定在一处的死局。再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她身后的背景变成了自然,而非那些空洞的宗教圣光,这个女人的眼神也是人的眼神,不再令人望而生畏。 所以文艺复兴有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讽刺中世纪腐化了的宗教阶层,另一方面则在努力重塑人们关于宗教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个人的解放。但你要是以为《十日谈》要反对宗教,那就大错特错了。

热门推荐

1、《重逢》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他原来是个小老板,后来破产了。在他当小老板的时候,有一个跟他一起打拼的女友,非常辛苦。公司后来办得有点起色了,他的欲望和野心就变大了。这个男人后来和客户的女儿在一起了,这个客户的公司规模是他的几百倍,会提供大量的订单。人的脑子有时候不是太稳定的,随机性很强,他本来跟女友关系很好,但是认识了这么一个富商的女儿,能提供这么多的商机和发展,女孩也比较热情,两下一晃动,他跟着那个女孩跑了。他的女友很受伤,最后就分开了,再也没有见面。但是没想到,后来这个小老板跟那个女孩的婚姻破裂了,公司效益也越来越差,所以干脆做起了出租车司机。一次他在台北机场等候接客的时候,忽然看见这次来打车的人竟然是他以前的女友,心里吃了一惊,但正好排到他,又不能回避,幸好出租车里的灯光比较幽暗,他希望前女友认不出他来。幸好前女友上了车以后就不停地打电话,一会儿告诉澳洲悉尼那边的家里,说我已经到了哪里,一会儿又打电话给前公司的同事,说自己的近况。这个男人一看,幸好她在忙,如果一静下来盯住他就麻烦了。车子终于开到目的地,是一家医院,前女友在电话里也说了这次回来是因为她的母亲生病了,她回来看望 2、过上个半年时间,慢慢觉得一个人好像过得也还可以。再过一段时间,一个人适应了,对彼此的需求就没有了。特别是你到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就会遇到新的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 3、“即使其他一切都毁灭了,独有他留下来,我依然还是我。假使其他一切都留下来,独有他给毁灭了,那整个宇宙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陌生人,我再不像是它的一部分了。” 4、但生活并没有给他这份幸运,诚如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所写:“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伟大文学家的命运,都是心非所愿啊! 5、在现代社会,爱情是世界上最难得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想要自由的生活,都想在恋爱中找到一个让自己无拘无束的理想恋人,男人这么想,女人也这么想,可是对两个本来陌生的人来说,哪有这样天衣无缝的美妙相遇呢? 6、女性的慕强心理更为明显,慕强心理的表现是不把自己当强者。在传统社会,女性都是被纳人男性的生活安排,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系统和价值。今天很多女性的自我价值根基、内在的自我确认还是一个大问题。女性跟男性这个群体总体而言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把自己交出去,换得保护和安全;还有一种是独立,不做交易,此时所有的人生风险由自己承担。传统社会中大多数女性是选择做交易,换取在男性呵护、保护下的安全性。一个人就像一棵树,只有自己根基坚实,才有面对风雨的能力;如果自己不是自然生长并具有饱满生命力的话,就会特别脆弱。
梁永安

原作者:梁永安

梁永安作品: 《梁永安的爱情课》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 《梁永安: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 《梁永安的电影课》 《日常》
梁永安简介:

梁永安,山东威海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被评为复旦大学“最受欢迎老师”。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