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2204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34条《读库2204》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读库2204》名言/《读库2204》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读库2204》语录可以了解《读库2204》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读库2204》名句,欢迎分享。

随着职场内卷和教育内卷的发生,在国内的一些专注于效率提升的网站和圈子里,开始流行使用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来管理自己的人生。……实际情况是,没有人能在个体目标实现之前,准确地预测自己在实现目标后是否幸福。……我们都曾经因为厌恶一家公司羡慕另一家公司而跳槽,但实际是我们在新的公司也会有新的烦恼。而将这一逻辑放大一些,当厌烦了为任何一家公司工作、决定提前退休的时候,我们实际上也不能知晓自己究竟是否喜欢提前退休的生活。一些可能的困境是,当同龄人都主动或被动地投入工作和职业时,提前退休的人所面临的孤独感是难以被安抚的,因为所有你能联系到的朋友,都只在有限的时间(如晚上和周末)回应你的诉求。并且,由于缺乏职场,你也难以认识新的朋友,这对于喜欢独处的人来说是件好事,但对不喜欢独处的人来说可能比上班更痛苦。因而,人生OKR即便实现了,也不一定能获得幸福。……执行这些KR时的痛苦,会成为一种对自身身份的构建。当O最终实现,但并不因此感到幸福时,你会强迫自己相信自己所付出的沉没成本没有白费,进而造成精神上的扭曲。……一旦一个人的人生OKR被制订出来,那么执行它的过程和执行它的后果都是不幸的。而这种不幸,并不是因为OKR模式有问题,而在于人类这个物种本身并不适应一个精确的系统。理性的目标总是千篇一律,感性的人生则各有千秋。
宗族制度的雏形出现在宋代,这是由于在宋代以前宗族是不必要的。比如在唐代,官府的封建制还比较浓重,士族门阀可以依靠血脉直接为官、世代为官,因此人们不需要为保持自家荣耀而四处“攀亲戚”或“创造亲缘”。到了宋代,官位不再凭借直系血脉传承,因此名门望族必须扩大家族的概念以确保在自己的“大家族”中总是有人仍在官府工作,进而使自身获得庇护。比较典型的是北宋知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移居颍昌后,他出资在老家苏州建立义庄。义庄会为族内穷人提供米、钱和基础教育,并为其参加科举提供资助,相应的,如果这些人科举成功做官后也要回馈同族。抛开其为达成目标所产生的那些不人道、不合理和压迫性的方法,宗族制度所试图解决的问题,与现代保险制度几乎是相同的,可以视为一种更适合后封建农耕社会的保险制度。在农耕时代,资本没有从人的劳动中被抽离出来,无法独自交易,因此涉及利益的分配往往直接关乎人的分配,这也是宗族制度充满着对人的压迫的原因。在古代,大多数人的一生都生活在熟人社会里,那时的人们甚至会认识生活半径中的每个人,而不像生活在小区中的我们,只认识小隔间里的几个人。因而,宗族是一种基于熟人关系的保险制度,它甚至会为了维持运转,而强制将一些人变成熟人,又或者是将一些人强制变为陌生人。这便是它不合理甚至显得愚昧封建与血腥的部分。并且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宗族在“业务范围”上的拓展又十分广泛,几乎涉及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工作教育金融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宗族制度的强制力比现代保险制度的强制力更为强大。在宗族社会的“社死”,往往意味着真正的死亡。

4页 / 

4

读库2204

《读库2204》

作者:张立宪

张立宪其他作品: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读库2103》 《读库2105》 《读库1803》 《读库2104》 《读库2004》 《读库2202》
《读库2204》简介:

《读库2204》共包含六篇文章。2020年和2021年,王健飞曾在《读库》发表《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和《垄断的困境》,广受好评。今年,他带来八万字的新作《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近几年,我们在互联网上目睹了越来越多的争端,包括个人对个人的,个人对机构的,机构对机构的,国家对机构的……这些争端中,对立的阵营越发清晰,同时,它们引发的互联网舆论战... (更多)

投稿有关《读库2204》的语录

推荐作品

更多>
练习一个人经典语录

练习一个人

柴米繁杂,尘世吵扰,我们从孤独中来,最终回到孤独,所以,我宁愿坚信。那些总是给自己保留一个孤单爱好的人,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对抗,不愿就此沉沦于世俗

陶立夏

点赞(0) 1335 ℃
悲伤逆流成河经典语录

悲伤逆流成河

在某些瞬间,你会感受到那种突如其来的黑暗。比如瞬间的失明。比如明亮的房间里被人突然拉灭了灯。比如电影开始时周围突然安静下来的空间。比如飞快的火车突然开进了幽长的隧道。或者比如这样的一个天空拥挤着绚丽云彩的傍晚。那些突然扑向自己的黑暗,像是一双力量巨大的手,将自己抓起来,用力的抛向了另一个世界。

郭敬明

点赞(1) 3845 ℃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经典语录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

不够好,才会那么依赖其他人;不够清醒,才会信任所有耀眼的外衣;不够强大,才会浪费时光去迎合他们的玩闹。何必要怪别人呢?都是自己的错。

易术

点赞(0) 767 ℃
快乐上等经典语录

快乐上等

“人类是被压迫到极限就会习惯压迫的生物”吗?汤山我非常喜欢石黑一雄39;,只要他出了新作我一定会去读。那部改编成电影的《莫失莫忘》,虽然书里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平行世界中,但我觉得这部作品简直把“3·11”之后日本人的反应和心境展现得太彻底了,令人毛骨悚然。上野 讲的是器官工厂之类的地方是吧?汤山 没错!是一所培育克隆人的寄宿学校,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些克隆人。虽然学校并没有说,但他们也隐约察觉到了自己就是为了器官移植而存在的克隆人。这实在是太日本了。主人公们在得知真相之前,就一直怀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但得知了等待自己的残酷命运之后,他们也没有逃跑。在石黑一雄的笔下,这些人看透了自己就是这样的存在,认为自己只能接受这样的人生。上野没有绝望也没有反抗,只是接受了。汤山 而且故事的风格是平静而细腻的,作者的文风甚至带着明快和肯定的感觉。我想这就是作家的写作技巧,如水墨画一般,轻描淡写地引出“啊,明天你就要死去了呢”这样的话。他们虽然也尝试过采取行动,但抗议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切,平静地赴死。这种无以言表的悲伤留下令人回味无穷的余韵,“3·11”之后日本的氛围让我忍不住联想到这部作品,甚至有种“原来这部小说里讲的就是现在的事,是对现在的预言”的感觉。针对核电站重启的 1抗议游行,也是在“脱核”这个话题被讨论了一年多以后才逐渐扩大规模的。上野 可能因为石黑一雄正好是日裔,所以你会觉得这些表现的是“日本人的特性”。然而,经历过纳粹大屠杀的欧洲实际上也是这样。犹太人被强行关进集中营时,明明已经知道横竖都是一死,为什么既没有抵抗也没有暴动呢?在耶路撒冷,幸存者们会受到这样的指责。不过,通过很多心理学研究,我们了解到了人是不管怎么压迫,哪怕压迫到极致,也不会站起来反抗的生物。汤山 在日本这种社会系统下,这些已经可以说是日常了。

上野千鹤子

点赞(0) 256 ℃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