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400条《第二性》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第二性》名言/《第二性》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第二性》语录可以了解《第二性》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第二性》名句,欢迎分享。

亚里士多德没有对此做更多的阐述,因为如果说一切行为都要求内容和形式的配合,那么将积极的和被动的本原用于两种异性的个体则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托马斯·阿奎那宣称,女人是一个“偶然出现的”人,这是从男性的观点提出性别偶然产生的特点。如果黑格尔力图从逻辑上建立性别论,那么他就不忠实于自己的理性迷狂说。据他看来,性别代表一种中介,通过它,主体作为类属,具体地得到实现。“类属在其中像结果一样产生,以抗拒其个体实在性的不相称,又像这样一种欲望,即通过与其物种的另一个体相结合,在这另一个体中重新找到自我感觉,并由此将类属包裹在其本质中,将类属引导到存在。这就是交配。”(《自然哲学》第三篇,§369)下文又说:“过程就在于此,即他们处于自在的东西,就是唯一的类属,唯一的和同一的主体生命,他们也如实地提了出来。”随后,黑格尔宣称,为了实现这个接近的过程,首先必须有两性的区别。但是他的证明并不令人信服,人们感到其中有过多条条框框要在整个过程中寻找三段论的三个项。个体和物种通过个体对物种的超越,在它们的真实性中得到实现,没有第三项也可以在生殖者与孩子的简单关系中进行,因为繁殖可以是无性的。或者,这两者的关系可以是两个同类的关系,差异在于同类个体的特殊性,就像在雌雄同体生物中常见的那样。黑格尔的描绘得出性别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他的错误总是在于将意义当做理由。男人正是在性活动中确定两性和两性之间的关系,正如他们在完成一切职责中创造其意义和价值,但是性不一定包含在人的本质中。在《感知现象学》里,梅洛—庞蒂[插图]指出,人的存在迫使我们修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概念。他说:“存在没有偶然的属性,没有能有助赋予它形式的内容,它不接受自身具有纯粹事实,因为它是运动,事实通过这运动得以承受。”这很正确。但是,同样正确的是,没有某些条件,存在的事实本身也显得像是不可能。在世上的在场,势必牵涉到一个身体的位置,它既是...
据宣称,造出女人是为了家庭而不是为了政治,是为了做家务而不是为了履行社会职能。奥古斯特·孔德称,在雄性和雌性之间有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根本差异,这使它们彻底分离,尤其在人类当中。女性气质是一种“延长的未成年状态”,这种状态使女人不具备“人类理想”,使她的精神衰竭。他预言,以后家外女性劳动将完全被废除。在道德和爱情上,女人也许会处于优越地位,但只要她在家里没有经济或政治的权利,男人就仍然是优越者。巴尔扎克用更加讥讽的口吻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在《婚姻生理学》中写道:“女人的命运和她唯一的荣耀是赢得男人的心…她是一份动产,确切地说,只是男人的附属品。”他这是在反对18世纪的放荡,在反对当时危险的进步思想,也是在为反女权的中产阶级辩护。巴尔扎克指出,排斥爱情的资产阶级婚姻自然导致通奸。他告诫丈夫们要严加管束,不要让妻子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和文化,要尽可能地不让她们引人注目。中产阶级按照这种程序把女人关在厨房和家中,严密监视她们的一举一动,使她们完全处于依附地位。作为补偿,女人也受到敬重,受到极其温文尔雅的对待。巴尔扎克说:“已婚女人是一个必须把她扶到王位上的奴隶。”在小事上必须征求她的意见,把她摆在第一位。人们不应当像原始人那样,让她负重,而应当迅速让她摆脱一切艰巨任务和忧虑——同时摆脱一切责任。大多数资产阶级女人都接受了这种冠冕堂皇的约束,几乎听不到有人抱怨。肖伯纳说,让人们受到束缚比让他们摆脱这种束缚更容易,只要这种束缚会带来利益。中产阶级女人之所以依恋她受到的束缚,是因为她在依恋本阶级的特权。若是摆脱男人的束缚,她就必须为谋生而工作。她同工人阶级女人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可言,她认为,资产阶级妇女的解放将意味着本阶级的灭亡。
她并不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劣等性才把自己交给了男人,而是因为她把自己这样交给了男人,她才接受了她是劣等的这个观念,才建立了关于这种劣等性的真理。  而且,实际上,她在男人心目中的价值,也不是通过增强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重要性取得的,而宁可说是通过根据男人的梦想去塑造自己获得的。在尚无经验的时候,她并不是始终都意识到这一点。她可能和男孩子们一样具有攻击性,可能想用一种粗暴的权威、一种自得的坦率去征服他们。但是几乎可以肯定,这种态度使她注定要失败。所有的女孩子,从最低三下四的到最清高孤傲的,迟早都会懂得,要讨人喜欢,她们必须放弃自己的权利。她们的母亲嘱咐她们,不要再把男孩子当成伙伴对待,不要去献殷勤,而要扮演被动的角色。如果她们想建立友谊或开始调情,就必须处处小心,避免显出主动的样子。男人不喜欢garCOns manques[男孩气的女孩子],女学者或聪明的女人;过分有胆量,过分有文化或知识,过分有个性,会把他们吓跑。如乔治·艾略特所说,在许多小说中,最后总是愚蠢的白皮肤金发碧眼的女主人公,击败了较有男人气的浅黑型的女人。在《弗洛斯河上的磨房》里,玛吉徒劳地想颠倒一下角色,但她终于死去,是金发女郎露西和斯蒂芬结了婚。在《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中,是索然无味的艾丽丝,而不是勇敢的克拉拉,赢得了男主人公的爱情。在制。《小妇人》中,可爱的乔只是洛丽的童年伙伴:他把爱留给了毫无生气的艾米和她迷人的卷发。所谓具有女性气质,就是显得软弱、无用和温顺。她不仅应当修饰打扮,做好准备,而且应当抑制她的自然本性,以长辈所教授的做作的典雅和娇柔取而代之。任何自我表现都会削弱她的女性气质和魅力。由于在做人的使命与做男性的使命之间没有矛盾,相对来说,年轻男人的生命历程比较容易完成。然而,年轻女人的情况则与此相反,她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地位和她做女性的使命之间存在着矛盾。青春期对女人之所以是一个非...

2页 / 

40

第二性

《第二性》

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

西蒙娜·德·波伏瓦其他作品: 《第二性(纪念版)》 《告别的仪式》 《女宾》 《形影不离》 《名士风流 I》 《模糊性的道德》 《名士风流》
《第二性》简介:

《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第二性II》副标题为“实际... (更多)

投稿有关《第二性》的语录

推荐作品

更多>
印象兴宁 水墨珠海经典语录

印象兴宁 水墨珠海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的佳句瞬间冒上心头。紧随蜂蝶舞步钻入树丛,我细细阅读密匝匝缠着花枝的花瓣,每一朵花都有一片花瓣尖的色泽与众不同,带着与同朵其他四片雪白色泽的花瓣不一样的淡淡的浅红色晕,花瓣尖那么一点,仿佛毛笔尖轻轻一沾,但是,就这么一丁点红晕,却并不与鹅黄的花蕊、洁白的花瓣形成色彩冲突……赏李花,不妨抬起头,在金黄的阳光里在湛蓝的天幕之下,团团簇簇的花枝和不时穿插其间的蜂蝶,足以让任何诗人闭嘴,足以让任何画师颤抖。穿梭树下,暗香浮动,人没醉,眼先迷离心先醉,手抓着相机,你往往不知道眼要往哪里看手要往哪里拍,就像第一次约会时那种惊慌失措的感觉,当年那重惊喜、痴迷和沉溺的感受随着淡雅的花香,再度袭上你的心头……

陈彦儒

点赞(0) 1027 ℃
与神对话经典语录

与神对话

我曾听到你心的呼喊。我曾见到你的灵魂的追寻。我知道你有多么渴望真相。你曾痛苦地呼唤它,也曾快乐地呼唤它。你无休无止地哀求我。求我展现我自己。解释我自己。揭示我自己。 现在我正这么做,在这里,以如此平白的说辞,你不可能误解。以如此简单的语言,你不可能混淆。以如此普通的字词,你不可能在措辞中迷失。 所以来吧。问我任何问题。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我将会想办法回答你。我将会用整个宇宙来做这件事。所以请谨慎一点。这本书远非我唯一的工具。你可以提出问题,然后放下这本书。但要去观察,去聆听。下一首你听到的歌曲的歌词。下一篇你读的文章里的信息。下一部你看的电影的情节。下一个你遇到的人的闲聊。或者下一条河流,下一片海洋,下一阵拂过你耳朵的和风的低吟——所有这些

唐纳德·沃尔什

点赞(0) 2152 ℃
我有一杯酒,可以慰风尘经典语录

我有一杯酒,可以慰风尘

这一世与你相逢,能陪你听风看海,陪你遛狗养花,已是我幸,别无他求,只愿此身长健,晚一点别离。

关东野客

点赞(0) 854 ℃
渴望生活经典语录

渴望生活

在我们的灵魂中有一团烈火,但没有一个人前来取暖。过路人只看见烟囱中冒出的一缕青烟,便接着走自己的路去了。

欧文·斯通

点赞(0) 216 ℃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