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2202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44条《读库2202》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读库2202》名言/《读库2202》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读库2202》语录可以了解《读库2202》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读库2202》名句,欢迎分享。

他主张在生活中追求美,美是美,美不等于金钱:“任何时代、美好之物都与金钱和闲暇无关。创造出最美之物的,总是那些经过打磨的感知力,注视日常生活的器眼,还有不懈努力的双手。”花森安治主张看到事物的美好,而不是事物的价格,把新东西交给孩子的时候要说“这个很美,你要爱惜它”,而不是“这东西很贵,千万别弄坏了”。要像千利休一般,在渔夫日常吃饭用的碗里发现美。 花森安治强调要节约,要惜物:“每天使用的工具,看在眼里,仿佛事不关己。不打磨、不除尘、不修缮。坏了,随即丢弃;旧了,一扔了事;腻了,立马换新。自从买了吸尘器,清扫变得马虎;自从买了电冰箱,食物常被浪费。”他反思消费至上的风气,质问是谁让人们沉迷于消费:“教会我们扔东西的人,是谁?边制造东西,边满心算计着怎么让人扔掉它;边出售东西,边一味盘算着怎么让人尽快扔掉后再来消费的,又是谁?” 花森安治对穿衣也有自己的价值观。他认为一切衣物都不如人本身重要,“你身上穿戴的所有东西——从衣、帽、鞋,到腰带、包、项链,胸针、戒指、丝带、发饰等等,这一切当中最美的,是你。你的身体、你的头发、你的脸,还有最重要的——你的眼睛。莫要打扮得庸俗无聊,把自身可贵的美好破坏掉。青春之美,多少金钱都买不来。请珍情。有最重要的并为之自豪”。 花森还主张不要只关注能露出来的衣服,也要注意保持内衣体面美观。他说:“现在,请想一想,斯是该停止那种流于表面的、浑浊的时髦打扮了。哪怕没有条衣,也要认真对待内衣,请务必,做一个这样的人。” 他认为打扮得光鲜跟有没有钱没关系,需要做到的是:细对待自己拥有的东西。买了十年的皮鞋认真保养的话,也会显得很亮。打扮得光鲜不等于是奢侈,使用的东西如果发现了毛病,及时拿去修补,花费也不会很多。 花森安治说:“不值得花钱的地方,哪怕一分钱也不花;值得花钱的地方,花多少也面...
而按照法家标准选出来的人才呢?那就只能当吏了。官是官,吏是吏,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官代表朝廷体面,很有身份,握有行政大权;吏呢,很卑微,只能处理具体的行政事务,而没有行政决策权。而且一旦当了吏,就很难再成为官,你从此失去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最多也只是流外官或者八九品的小官。这个在中国的官僚制度史上,被称为“官吏分途”。( 307页)宋代以来,推行强干弱枝的政策,对官有诸多限制,甚至有所谓“地方官如七宝琉璃,触手便碎”的说法。官的政治地位是高的,但是第一,科举出身的很多人未必有行政才能;第二,这么严厉的监管下,有才能也未必有发挥空间;第三,最致命的:由于流动性很强,于不了几年就被调走经常根本来不及熟悉情况。而小吏呢?他们是本地人,而且可能干行政工作都干了好几代,从小接受的就是专业对口的培训。如果看这些官僚士大夫留下来的记录,会发现他们对吏往往同时充满了三种情绪:第一是鄙视,你没文化,地位也低;第二是畏惧,又熟悉法律又熟悉地方的情况又和各种强势人物比如富户啊黑道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要挖个坑给我跳,我一不留神还真就掉下去了;第三是痛恨,人对自己既鄙视又害怕的人,当然会极其痛恨。

1页 / 

5

读库2202

《读库2202》

作者:张立宪

张立宪其他作品: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读库2103》 《读库2105》 《读库1803》 《读库2104》 《读库2204》 《读库2004》
《读库2202》简介:

《读库2202》共包含七篇文章。《百年前的交游》(刊于《读库2101》)的作者刘涛,除了收藏民国名片,还收藏民间书信。2013年他在上海文庙淘到八册装订好的书信,是周素锦女士从香港寄给上海亲人的,从1956年10月5日到1976年12月28日,跨跃二十年,共三百余封,近四十万字。刘涛和百合一起梳理这些家书,在《素锦的香港往事》里缓缓再现她在香港生活二十年的日... (更多)

投稿有关《读库2202》的语录

推荐作品

更多>
练习一个人经典语录

练习一个人

柴米繁杂,尘世吵扰,我们从孤独中来,最终回到孤独,所以,我宁愿坚信。那些总是给自己保留一个孤单爱好的人,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对抗,不愿就此沉沦于世俗

陶立夏

点赞(0) 1335 ℃
悲伤逆流成河经典语录

悲伤逆流成河

在某些瞬间,你会感受到那种突如其来的黑暗。比如瞬间的失明。比如明亮的房间里被人突然拉灭了灯。比如电影开始时周围突然安静下来的空间。比如飞快的火车突然开进了幽长的隧道。或者比如这样的一个天空拥挤着绚丽云彩的傍晚。那些突然扑向自己的黑暗,像是一双力量巨大的手,将自己抓起来,用力的抛向了另一个世界。

郭敬明

点赞(1) 3845 ℃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经典语录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

不够好,才会那么依赖其他人;不够清醒,才会信任所有耀眼的外衣;不够强大,才会浪费时光去迎合他们的玩闹。何必要怪别人呢?都是自己的错。

易术

点赞(0) 767 ℃
快乐上等经典语录

快乐上等

“人类是被压迫到极限就会习惯压迫的生物”吗?汤山我非常喜欢石黑一雄39;,只要他出了新作我一定会去读。那部改编成电影的《莫失莫忘》,虽然书里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平行世界中,但我觉得这部作品简直把“3·11”之后日本人的反应和心境展现得太彻底了,令人毛骨悚然。上野 讲的是器官工厂之类的地方是吧?汤山 没错!是一所培育克隆人的寄宿学校,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些克隆人。虽然学校并没有说,但他们也隐约察觉到了自己就是为了器官移植而存在的克隆人。这实在是太日本了。主人公们在得知真相之前,就一直怀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但得知了等待自己的残酷命运之后,他们也没有逃跑。在石黑一雄的笔下,这些人看透了自己就是这样的存在,认为自己只能接受这样的人生。上野没有绝望也没有反抗,只是接受了。汤山 而且故事的风格是平静而细腻的,作者的文风甚至带着明快和肯定的感觉。我想这就是作家的写作技巧,如水墨画一般,轻描淡写地引出“啊,明天你就要死去了呢”这样的话。他们虽然也尝试过采取行动,但抗议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切,平静地赴死。这种无以言表的悲伤留下令人回味无穷的余韵,“3·11”之后日本的氛围让我忍不住联想到这部作品,甚至有种“原来这部小说里讲的就是现在的事,是对现在的预言”的感觉。针对核电站重启的 1抗议游行,也是在“脱核”这个话题被讨论了一年多以后才逐渐扩大规模的。上野 可能因为石黑一雄正好是日裔,所以你会觉得这些表现的是“日本人的特性”。然而,经历过纳粹大屠杀的欧洲实际上也是这样。犹太人被强行关进集中营时,明明已经知道横竖都是一死,为什么既没有抵抗也没有暴动呢?在耶路撒冷,幸存者们会受到这样的指责。不过,通过很多心理学研究,我们了解到了人是不管怎么压迫,哪怕压迫到极致,也不会站起来反抗的生物。汤山 在日本这种社会系统下,这些已经可以说是日常了。

上野千鹤子

点赞(0) 256 ℃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