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女性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362条《看不见的女性》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看不见的女性》名言/《看不见的女性》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看不见的女性》语录可以了解《看不见的女性》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看不见的女性》名句,欢迎分享。

显然,这里存在着不公平。但是,人们常常将这种恐惧归咎于女性自身,却不提是规划者设计的城市空间和交通环境令她们感到不安全。和往常一样,性别数据缺口是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男性实际上更有可能成为公共场所犯罪的受害者,当中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卢凯图-西德里斯说,这个悖论“已经引出了这样的结论:女性对犯罪的恐惧是非理性的,这个问题比犯罪本身更严重”。但是,她指出,官方统计数据并不能说明全部情况。 当女性在公共空间穿行时,她们也在面对一系列具有威胁性的性行为。甚至在我们谈到更严重的犯罪行为(如被侵犯)之前,女性就已经要每天面对让她们感到不适的男性行为了一而且对方往往是故意的。从被人吹口哨,到被不怀好意地瞥视,再到被人用“带有性暗示的语言诋毁并追问名字”,所有这些行为都不算是犯罪,但它们都加重了遭受性威胁的感觉。被盯上的感觉,身处险境的感觉——事实上,这些行为很容易升级。很多女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剧烈转变:从“笑一个,亲爱的,没事的”,到“操你这贱人,你凭什么不理我?”,到被跟踪回家并遭到侵犯,再到终于明白一个陌生男人看似“无辜”的言语可以代表任何事情,但就是跟无辜无关。但女性不会告发这些行为,她们能报告给谁呢?
GDP这个框架是为了适应战时经济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产能有多大,以及需要牺牲哪些消费以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战争。”为此他们统计了政府和企业生产的所有东西,因此“政府和企业做的事情就被定义为经济”。但有一个生产的主要方面被排除在后来所谓的“如何思考和衡量经济的国际惯例”之外,**那就是无偿的家务劳动贡献,比如做饭、打扫卫生和照顾孩子。“每个人都承认这些工作有经济价值,它只是不属于‘经济’的一部分。”科伊尔说**。未能衡量无偿家务劳动,可能是所有数据中最大的性别缺口。据估计,无偿照护工作可占高收入国家GDP的50%,在低收入国家则可高达80%。经济学教授休·希梅尔维特写道,未能获得所有这些数据的结果是,女性的无偿工作往往被视为“一种可剥削的无成本资源”。因此,当各国试图控制支出时,最终往往是女性为此付出代价。在无偿照护工作上投入的时间与女性的有偿劳动参与率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在美国,年轻女性的有偿工作就业率实际上相当高,但在成为母亲之后这一比例就会急剧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生育年龄正在逐步推迟”。如果政府希望增加女性参与有偿劳动的时间,从而挖掘GDP增长潜力,显然必须减少女性的无偿工作:麦肯锡公司的研究发现,英国女性从事无偿工作的时间从5个小时减少到3个小时,她们的有偿劳动参与率就将增加10%。女性预算组织发现,在英国、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将GDP的2%投资于公共护理服务,“为男性创造的就业机会与投资于建筑业的就业机会几乎一样多……但为女性创造的就业机会将高达后者的4倍”。
虽然巴比肯中心由男性主导的管理团队似乎忽视了女性如厕的老大难问题,但男人通常对此是有所了解的——考虑到女厕所那边常常大排长龙,从里面一直排到厕所门外,即使是最漠不关心的男人也很难忽视这一点。[2]但是很少有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确切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人们倾向于(和以往一样)将之归咎于女性,而非偏向男性的设计。但事实上,偏向男性的设计正是问题所在。从表面上看,给男女公厕安排相等的面积似乎公平合理——从历史上看,这是一直以来的做法。建筑面积对半分配,甚至已经写进了管道铺设的相关法规中。然而,如果一间男厕所里既有隔间也有小便池,那么每平方米内同时方便的人数就要远高于女厕所。这么一来,面积相等也不代表平等了。但是,即使男女厕所的隔间数相等,这个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因为女性的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3倍。[3]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中,女性占大多数,而这两个群体上厕所的时间往往更长。女性也更有可能要陪同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上厕所。[4]此外,在任意时间段,还有20%至25%的育龄妇女正处在月经期,因此需要更换卫生棉条或卫生巾。在任何情况下,女性上厕所的次数都可能比男性多:怀孕极大地压缩了膀胱容量,女性患尿路感染的概率是男性的8倍,而这又增加了女性上厕所的频率。[5]面对所有这些解剖学上的差异,只有只重形式(而非实质)的平等教条主义者才会继续声称为男女分配相等空间是公平之举。这比所谓的平等设施更糟糕,因为这实际上是偏向男性的。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根本没有足够的厕所设施。[6]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三分之一的女性无法使用安全的厕所,[7]据全球水资源组织报道,女童和妇女每年用于寻找安全厕所的时间总计970亿小时。[8]缺乏充足的厕所设施对男女来说都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例如,在印度,60%的人口无法使用厕所,[9]90%的地表水受到污染[10]),但这个问题对女性来说尤其严峻,很大程度上是因...

2页 / 

37

看不见的女性

《看不见的女性》

作者: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看不见的女性》简介:

这本书没有咆哮,只有事实和数字。在告诉我父权制是我想象出来的之前,请你先读读这本书。《看不见的女性》充满启示,令人恐惧,又充满希望。堪称一部现世的《圣经》。 ——珍妮特·温特森,英国知名作家 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简直是掌握数据的西蒙娜·德·波伏瓦。 ——莱昂内尔·巴伯,《金融时报》前主编 关于全世界一半人口被无视、被消声的故事,全方位揭露无处不在的隐形歧... (更多)

投稿有关《看不见的女性》的语录

推荐作品

更多>
练习一个人经典语录

练习一个人

柴米繁杂,尘世吵扰,我们从孤独中来,最终回到孤独,所以,我宁愿坚信。那些总是给自己保留一个孤单爱好的人,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对抗,不愿就此沉沦于世俗

陶立夏

点赞(0) 1335 ℃
悲伤逆流成河经典语录

悲伤逆流成河

在某些瞬间,你会感受到那种突如其来的黑暗。比如瞬间的失明。比如明亮的房间里被人突然拉灭了灯。比如电影开始时周围突然安静下来的空间。比如飞快的火车突然开进了幽长的隧道。或者比如这样的一个天空拥挤着绚丽云彩的傍晚。那些突然扑向自己的黑暗,像是一双力量巨大的手,将自己抓起来,用力的抛向了另一个世界。

郭敬明

点赞(1) 3845 ℃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经典语录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

不够好,才会那么依赖其他人;不够清醒,才会信任所有耀眼的外衣;不够强大,才会浪费时光去迎合他们的玩闹。何必要怪别人呢?都是自己的错。

易术

点赞(0) 767 ℃
快乐上等经典语录

快乐上等

“人类是被压迫到极限就会习惯压迫的生物”吗?汤山我非常喜欢石黑一雄39;,只要他出了新作我一定会去读。那部改编成电影的《莫失莫忘》,虽然书里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平行世界中,但我觉得这部作品简直把“3·11”之后日本人的反应和心境展现得太彻底了,令人毛骨悚然。上野 讲的是器官工厂之类的地方是吧?汤山 没错!是一所培育克隆人的寄宿学校,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些克隆人。虽然学校并没有说,但他们也隐约察觉到了自己就是为了器官移植而存在的克隆人。这实在是太日本了。主人公们在得知真相之前,就一直怀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但得知了等待自己的残酷命运之后,他们也没有逃跑。在石黑一雄的笔下,这些人看透了自己就是这样的存在,认为自己只能接受这样的人生。上野没有绝望也没有反抗,只是接受了。汤山 而且故事的风格是平静而细腻的,作者的文风甚至带着明快和肯定的感觉。我想这就是作家的写作技巧,如水墨画一般,轻描淡写地引出“啊,明天你就要死去了呢”这样的话。他们虽然也尝试过采取行动,但抗议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切,平静地赴死。这种无以言表的悲伤留下令人回味无穷的余韵,“3·11”之后日本的氛围让我忍不住联想到这部作品,甚至有种“原来这部小说里讲的就是现在的事,是对现在的预言”的感觉。针对核电站重启的 1抗议游行,也是在“脱核”这个话题被讨论了一年多以后才逐渐扩大规模的。上野 可能因为石黑一雄正好是日裔,所以你会觉得这些表现的是“日本人的特性”。然而,经历过纳粹大屠杀的欧洲实际上也是这样。犹太人被强行关进集中营时,明明已经知道横竖都是一死,为什么既没有抵抗也没有暴动呢?在耶路撒冷,幸存者们会受到这样的指责。不过,通过很多心理学研究,我们了解到了人是不管怎么压迫,哪怕压迫到极致,也不会站起来反抗的生物。汤山 在日本这种社会系统下,这些已经可以说是日常了。

上野千鹤子

点赞(0) 256 ℃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