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巴比肯中心由男性主导的管理团队似乎忽视了女性如厕的老大难问题,但男人通常对此是有所了解的——考虑到女厕所那边常常大排长龙,从里面一直排到厕所门外,即使是最漠不关心的男人也很难忽视这一点。[2]但是很少有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确切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人们倾向于(和以往一样)将之归咎于女性,而非偏向男性的设计。但事实上,偏向男性的设计正是问题所在。从表面上看,给男女公厕安排相等的面积似乎公平合理——从历史上看,这是一直以来的做法。建筑面积对半分配,甚至已经写进了管道铺设的相关法规中。然而,如果一间男厕所里既有隔间也有小便池,那么每平方米内同时方便的人数就要远高于女厕所。这么一来,面积相等也不代表平等了。但是,即使男女厕所的隔间数相等,这个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因为女性的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3倍。[3]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中,女性占大多数,而这两个群体上厕所的时间往往更长。女性也更有可能要陪同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上厕所。[4]此外,在任意时间段,还有20%至25%的育龄妇女正处在月经期,因此需要更换卫生棉条或卫生巾。在任何情况下,女性上厕所的次数都可能比男性多:怀孕极大地压缩了膀胱容量,女性患尿路感染的概率是男性的8倍,而这又增加了女性上厕所的频率。[5]面对所有这些解剖学上的差异,只有只重形式(而非实质)的平等教条主义者才会继续声称为男女分配相等空间是公平之举。这比所谓的平等设施更糟糕,因为这实际上是偏向男性的。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根本没有足够的厕所设施。[6]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三分之一的女性无法使用安全的厕所,[7]据全球水资源组织报道,女童和妇女每年用于寻找安全厕所的时间总计970亿小时。[8]缺乏充足的厕所设施对男女来说都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例如,在印度,60%的人口无法使用厕所,[9]90%的地表水受到污染[10]),但这个问题对女性来说尤其严峻,很大程度上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