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时刻

缓刑时刻简介

十五个故事,每个故事只写一个人:在集中营里坚持演奏音乐的药剂师、与莱维分享苹果和古老神话的木匠、想从集中营里送出玩偶给情人的吉卜赛人、每天为莱维带来一份汤的泥瓦匠洛伦佐……其中的一些人和事,在精神或物质上帮助了莱维,使他最终得以幸存。

本书所写的不是集中营里最为悲剧性的事件或最为惨痛的经验,它捕捉的是那些奇特的、少量的缓刑时刻,在这些时刻,最坏的事尚未降临,被压抑者得到片刻喘息,短暂地重获尊严,人类精神在泥泞与卑屈中重现。

缓刑时刻 名言/名句/语录

这些故事是在不同的时间和机缘下写就的,因此显然没有经过计划,但这些故事似乎显示出一种共性:每篇故事只聚焦一个角色,而这个人显然不是被迫害的、命中注定的受害者,或者被征服的人,也不是我前两本书献给的那些人,对于那些人我曾着魔般地自问:“这到底还是不是个人?”这些故事的主角毫无疑问是“人”,尽管那些使他们能够活下来并变得独一无二的美德,并不总为普遍道德所认可。 写作并出版《这是不是个人》(If This Is a Man,1960)和《休战》(The Truce,1965)标示了我生命中一次决定性转折,而且不仅就我作为作家的生命而言。随后几年里,我感到自己完成了一项使命,甚至是一项对我来说唯一被清晰界定的使命。在奥斯维辛和漫长的返乡途中,我看见且经历了并非只对自身有价值因而迫切需要被讲述的事。我已经讲述了它们,已经做出见证了。我是一名化学家,有一份不仅足以谋生而且让我全身心投入的职业,我觉得自己不需要再写任何东西了。 但事情并没有以那样的方式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写作已经在我职业生涯边上占据了一个属于它的位置,最终我彻底转向了写作。与此同时,我意识到自己关于奥斯维辛的经验远未枯竭。在最初的两本书里,我已经描述了奥斯维辛那些与今天存在历史性关联的基本特征。但大量的细节不断在我的记忆中浮现,而让它们黯然消逝的念头令我感到悲痛。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不寻常地从悲剧的底色中凸显出来:朋友,曾经的旅伴,甚至敌人—他们接二连三地来请求我帮助他们活下来,享受文学人物那模糊但长久的存在。这不再是遇难者中那些匿名的、面目模糊的、无声的大众,而是稀少的、独特的个体,在他们身上(即便只是一瞬间)我认出了反抗的意志和能力,因此还有美德的萌芽。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