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莫·莱维简介

普里莫·莱维简介

莱维1919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一个犹太家庭,成长于法西斯时代,受到当时的《种族法》的直接影响。莱维30年代在都灵大学攻读化学,并最终在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教授帮助下拿到化学博士学位。1944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俘,莱维公开了他的犹太人身份,于是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他回到都灵继续当化学工作者。1948年,莱维出版了第一本书。此后数年,一直笔耕不缀,撰写一系列文章,涉及诗歌、小说、散文、回忆录等各个领域,但所有这些文字的实质都是一致的:它们无一例外,都在书写集中营的生活、回忆与反思。这些文字,是创作,更是证词。”

1987年,莱维坠楼身亡,被验尸官认为是自杀,死前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在美国,大家的反应是“40年后莱维先生死于奥斯维辛”。这也许暗示了些什么:奥斯维辛的焚尸房的烟囱虽然倒了,但属于它的记忆依稀尚存,回过头来,它继续折磨着人们的神经。而另一位奥斯维辛幸存者,同时也是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作家埃利·维瑟尔说:“早在四十年前的奥斯维辛时代,莱维已死。”

经典语录

希特勒“千年帝国”的短暂历史可以重新诠释为一场对抗记忆的战争。奥威尔式的伪造记忆,伪造现实,否定现实。 一些特定条件会造成记忆的扭曲:创伤、其他“竞争性”记忆的干扰、非正常的意识状态、情绪压抑、心理阻滞。然而,即使在正常情况下,记忆也在缓慢消退,记忆的轮廓逐渐模糊,只有极少的记忆能残存下来,这就是所谓生理性遗忘。这无疑是大自然伟大力量的一种,同样的力量让整洁变得凌乱,年轻化作垂暮,生命走向死亡。 我从来不知道如何"以牙还牙",既非出于福音传道者般的圣洁,也不是因为知识分子的高贵,而是由于内在固有的软弱无能……在面对一个人类的侵扰和挑衅时,我就失去了所有的勇气。 “不,不,我不能什么都告诉你。我要么跟你说说那些国家,要么跟你说说我经历了什么事。但对于你,我还是告诉你我经历了什么事吧,因为这是个挺好的故事。然后你要是真想写出来,就花点儿心思,好好打磨、修边儿,把它敲锤成形,这样你就能写出一个好故事。虽然我年纪比你小,但我经历过很多,有很多故事。或许你能猜到那些国家的事,那也没所谓。但我要是跟你说了那些地方在哪,我就会惹上麻烦:那里的人虽然好,但他们也有点儿难搞。” 越是受过高等教育,满腹诗歌艺术的人,在集中营中越是最先疯掉;因为他们对自己作为“人”的标准底线,要比其它人高得多。 老妇人坐着打发时间数着落下的雨。孩子们的脸色犹如街道上的死灰。这里的女人从不歌唱,可电车却殷勤、刺耳地尖啸。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