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千鹤子经典语录/名句
本页共收录1049条上野千鹤子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上野千鹤子经典语录/上野千鹤子名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上野千鹤子名言名言名句可以了解上野千鹤子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收藏的上野千鹤子经典语录或喜欢的上野千鹤子的句子,欢迎分享。
换作是我,又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对于樋口的回答,我并不满意。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样回答。 “人权是一个特殊的法国的概念。它以普遍性自居,但实际上,这一概念无法实现普遍性的原因,正是因为你们西欧独占了人权。” 之后,我把双方的争论写成了一份学术报告(上野,1995),并在这份报告中提出了如下见解。 “因此,把近代人权的历史看作曾经仅属于特权阶级的各种权利逐渐超越阶级、性别、种族框架的扩展过程,不过是一种天真的启蒙主义史观罢了。那是一场围绕着社会的各种权利、资源所进行的激烈的分配斗争……”(上野,1995:30) 针对我的见解,樋口在其他文章中予以如下反驳。 “无论斗争多么激烈,既然是分配斗争,那么人权思想作为应当被分配的价值理念,公民难道不应该加以肯定吗?”(樋口,1996a) 上述文章收录于福口的著作《一个词的词典之人权》(樋口,1996a)之中。在该书中,他还列举了对人权概念的三种批判,分别是从社会主义角度、反殖民主义角度以及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的批判。而我的见解则被他归类为第三种,并受到了他的指责。这里争议的焦点是,人权的概念是否具有普遍性,女权主义者所追求的性别平等是否意味着要求平等分配人权这种资源。女性主义以“性别”作为理论分析的武器,在迎面遇到“人权”概念的时候,又会如何应对呢?这其实是一个根源性问题——“向男性看齐”是否等于男女平等?
塞吉维克还指出,由于同性社会性欲望和同性恋欲望来难以区别,所以对同性恋的排除便更加残酷。要否定自身本来有的东西,比起排除完全异质的东西,其行为不得不受为激烈。正因为如此,“那家伙是个同性恋”,就意味着丧失在男性集团中的成员资格,成为男人之间最大的辱骂。将不具有男人价值的男人从男人集团中驱逐出去时,使用的表达为“同性恋”,即“像女人的男人”,这个女性化的比喻,极具象征意义。男人对潜伏在自己集团中的“同性恋”的恐惧,也就是对自己也许会被当作性的客体即丧失主体地位的恐俱。所以,男性集团中对同性恋的搜索非常严厉。这就是“同性恋憎恶〔34;亦称“恐同”一译者〕。为保证男人集团的同质性,即保证每个成员皆为性的主体,这是必不可少的。 由此可知,男人的同性社会性欲望是由同性恋憎恶来维系的。而确认男人的主体性的机制,则是将女人客体化。通过一致将女人作为性的客体,使性的主体者之间的相互认可和团结得以成立。“拥有(至少一个)女人”,就是成为性的主体的条件。 拥有”一词很确切。像个男人”的证明,就是把一个女人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连让老婆听话都做不到,还算什么男人!”这种判断标准至今仍然有效。所以,厌女症就是绝不将女人视为与自己同等的性的主体,而是将女人客体化他者化,更直接地说,就是歧视、蔑视。男人的同性社会性欲望,建立在厌女症的基础上,由同性恋憎恶来维系。这就是塞吉维克教给我们的精彩的理论。 上述理论术语,可以换成更易懂的口语化表达,即,相互承认对方为男人的人们之间的团结,是通过将没能成为男人的人和女人排除在外加以歧视而成立的。男人的同性社会性欲望,不但要歧视女人,还需要严格管理与同性恋的分界线,并不断地将之排除在外。这反过来证明,男人这个东西建立在多么脆弱的基础之上。

4页 / 

105

上野千鹤子 经典语录

上野千鹤子

上野千鹤子作品: 《始于极限》 《厌女》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 《女性主义40年》 《快乐上等》
上野千鹤子简介:

上野千鹤子 1948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社会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认证NPO法人Women’s Action Network(WAN)理事长。 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及运动的领袖人物。 在专科学校、短大、大学、研究生院、社会教育等高等教育机构从事了40年教育与研究工作。 2019年以东京大学开学演讲《即使努力也无法得到回报的社会等待着你》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著...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