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348条《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名言/《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语录可以了解《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名句,欢迎分享。

现在很多人普遍有一种外貌焦虑,女性更为突出。从进化论角度来说,人是以自然人为基础的,我们潜意识里,有自然的本能。动物大部分的生存法则是雌性把雄性赶出去。我们的社会规则是把女性“赶出去”,所以女性的漂泊感、不安全感、无依无靠感特别强烈。而美丽、好看对男性有很大的吸引力,女性让男性审美愉快,可以获得经济、身份上的安全感。这点全球都有一致性。美是各种各样的,但人对美的感觉,有一种天然的反应。有的人长得很协调、均衡,就会有一种天然优势。 在社会文化里,存在一种慕强心理,即心理学中的强者同。女性的慕强心理更为明显,慕强心理的表现是不把自己当强者。在传统社会,女性都是被纳入男性的生活安排,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系统和价值。今天很多女性的自我价值根基、内在的自我确认还是一个大问题。 女性跟男性这个群体总体而言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把自己交出去,换得保护和安全;还有一种是独立,不做交易,此时所有的人生风险由自己承担。传统社会中大多数女性是选择做交易,换取在男性呵护、保护下的安全性。 一个人就像一棵树,只有自己根基坚实,才有面对风雨的能力;如果自己不是自然生长并具有饱满生命力的话,就会特别脆弱。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哪一种选择,而在于内在的成长,人要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在社会化的生活流程里,25岁的女性正处于成长黄金期,这个时候职场压力、婚姻压力两座大山一起压下来,自然不堪重负,而男性相对而言只有职场压力,或者说婚育压力没有女性那样紧迫。所以女生或被动或主动忙着赶着到处相亲,男生则到处去开阔视野,学习新东西,就在这个阶段,差距一下子拉开了。差距一旦被拉开,落后者就容易没自信,就内在而言更容易缺失对自己的价值确认。
政治家丘吉尔,在二战中领导英国人民奋勇抗战,历尽艰辛。二结束,他在大选中落选。国家仗打完了,却不需要他了,他很落寞,感觉价值感没有了。他觉得英国人民真是忘恩负义,心中一团怒火。他被迫离开伦敦海军部,搬去乡下。一个周末,他撞见了弟妹谷尼在画水彩画。谷尼劝说丘吉尔试着画一画,结果从未接触过绘画的丘吉尔一下子就被绘画迷住了,后来这个爱好陪伴了他一生,让他多多少少接受了自己已经暗淡的政治前途。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持续寻找、持续探索的过程。年轻人在追寻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很多,苦不是要回避的东西。有的人觉得这份工作很苦,所以不喜欢,这样就错了,没有任何工作是不经过一番辛苦就能易取易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要先把一个事情做透,做到专业领域里最好的状态,然后这时候才能说你到底爱不爱它,才能说你到底真正适合去做什么。不能因为一开始艰苦就退避。生活从不轻松,苦的过程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 佛教里面四圣谛中的一个就是苦谛,苦谛形容人必须经历的各种苦。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苦。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的苦是额外的,苦的意义在于价值,关键是要找到价值所在,而不单纯是苦不苦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感是生命有投入才会获得的,这种投入就是价值感
今天社会对女性的期待还存在一种非常固化的、压制能认识。从早期电影对女性的塑造中我们可以窥得一二。比如,世界上第一位女性电影演员劳伦斯商人们通过炒作把他塑造成“行走的诱惑”的存在,尽管他最后变成女明星,但内心一点儿也不幸福。点儿也不幸福,48岁时服毒自尽了。这其实是男性主导的社会给女性的一种暗示、一种引导,更别说玛丽莲·梦露最经典的镜头一她站在地铁的吹风口,裙子被吹起来,表现的是一种肉体的诱惑。社会的价值观因为资本的作用出现了混乱,原来作为一名女性,不管是母亲还是女儿,她有自已的价值,她的劳动、她付出的爱等都值得被重视。但现在社会扭曲了对女性的价值判断。女性除了母亲和女儿的身份外,她首先是一名女性,但影视界或者说消费主义,对女性的价值评判标准非常单一,年轻、颜值就是一切,女性一旦过了35岁,光芒立刻暗淡,从此被资本冷落。这是非常畸形的价值导向。电影中,女性也总是跟花花公子联系在一起,女性被作为祭品来服务于男性。比如著名的丹麦电影《破浪》,丈夫瘫痪,他催妻子出去跟别的男人鬼混,因为只有她放荡了,他的愤怒感才会减轻,他才能尽快恢复健康。女人被迫出去勾引男人,最后变成了全镇所有女人的公敌。这么一个把自己奉献出去的女子,最后被迫到海盗船上去找男人。她第一次去就几乎丧命,等她回到镇上后,大家歧视她,小孩拿石头砸她,外部和家庭环境压迫得她无法呼吸,最后她死在了船上。而《走出非洲》这本书,则写出了一种真正的女性文化。创作这样的小说,需要伟大的独立精神,作者把“爱情”这个女性文学的传统主题放到第二位,而把人生自由的创造性放到了女性生存的中心。女性的生命高度不在于看过几本

7页 / 

35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

作者:梁永安

梁永安其他作品: 《梁永安的爱情课》 《梁永安: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 《梁永安的电影课》 《文学七日谈》 《日常》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简介:

为什么我们活得那么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茫然?为什么我们甚至开始不知道“我是谁”?我们被指责内卷,又被指责躺平;我们被贩卖孤独,又被推销爱情;我们被推向对立,又被斥为无情……有人问,这代年轻人怎么了?可是,我们也想问,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生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在《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一书中分享——打破一切权威,热爱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虚构地生活。关于... (更多)

投稿有关《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的语录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