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小说的一大变化就是对情节的淡化。人们对于富有逻辑的情节的渴望,从现实层面来说,是希望最大程度地调节日常生活的单调和乏味,情节的丰富意味着对生命娱乐性的强…………往深了说,对情节要有逻辑的需求,是人类对世界图景稳定且可理解的本能渴望。之所以大家乐于像个缝纫工一样,去修缮文本的凌乱,其实也是在修缮世界的秩序:必须要说服自己,世界是在持续稳定运转的,身边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从这点上看,情节大概可以算作意义乃至道德的外显。 生命的必然之轻几乎承担不起命运的偶然之重,我们几乎无法接受任何“意外”。人们总以为生活像是电影里演的那样,头头是道,井井有条,一切都是安排和注定好的。可是走出电影院,看到街头行色匆匆的各种人,那种彻底的偶然感和无措感就会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