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歌德是继承了世间流行的这种鄱夷态度,《浮士德》里“吝啬”唱“我要把黄金当做潮湿的黏土,因为这种金属可变成万物”炼金术士们则“空留哲人石”,可是,无法忽视的是,炼金术本身蕴含的精神追求,又恰恰是浮士德精神的内核。 炼金的过程是一个提纯的过程, 祛除贱金属的杂质,获得最纯洁、最不容易受到腐蚀、最坚硬的真金。从道德上看,真金(puregold)对应着真意(true Will))。一个人的真意是什么呢?它是一个人追寻自我实现的精神目标,是以自我炼钢的方式在人这一实在的最高层次的灵性上获得满足。尤瑟纳尔的《苦炼》就描述了一位中世纪的炼金术士泽农,在一个路口。泽农对友人说,有一个人在前面等我,我要去找他。友人问是谁在等,泽农说:“我自己。”那个自己,正是炼金术士想要达到的最高的自我,经历了烈火的淬炼后,那个终极的象征将会像纯金一样在未来等候。所以,炼金术,从精神来上来说,就是人的自我发现之术。《浮士德》 要追求的,也正是这个终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