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学作品如果一定要追问“效用”,那么大概有两个:督促人成为人,以及推迟判断。 督促人成为人,说起来很玄,我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将它传递出来,虽然自己领悟到内在这个“我”的建构过程但如何解释你成为了你?如何解释自我意识的清晰感?翻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他说到一种“自身通透”的状态,歌德也说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者纯洁的努力,都是在这个维度上来讲的。“自身通透”的核心含义大概是:“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察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我暂时找不到把这种“自身通透”状态“翻译”出来的方式,有可能它就是不可翻译、不可解释的, 因为它形成于个体独特的经验里,所以也是不可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