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楼学短

念楼学短简介

《念楼学短》共收文一百九十篇,都是我爱读的文章。这些文章分为二十个单元,每单元八至十篇。其中除了刘献廷《南岳》百零一字,庄子《郢人》百零二字外,每篇都没有超过一百字。有人为一本《历代百字美文》作序时说,若要死扣字数,“这叫抬杠,或者夹缠”。说选文不必要拘于字数,当然是对的;但既然如此,又何必标名“百字美文”,扣住一百字作为卖点呢?其实古文中百字文甚多,我选登在报刊上的便还有两三百篇来不及收入《念楼学短》,要标榜百字文,尽可不必拉长文来凑数。

念楼学短 名言/名句/语录

在我的印象里,古人听音乐,写的诗不少,写得好的也多。白居易听琵琶,韩愈听琴,李颀听琴听胡笳听筚篥,精彩的句子至今还能背诵得出。可是用散文写音乐,尤其是像这样着重写音乐在听众心里引起的感受的,我却极少读到。一直到后来白话文登场,才有《红楼梦》第八十七回和《老残游记》第二回那样的描写。这情形和看图画不同,题画的诗虽多,却难得比过韩愈《画记》和郑板桥题画的文字。这是什么缘故呢?真希望学美学的朋友们能讲出点道理来。 通常认为作品最富有人民性,最能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人,其个人生活往往倒比较优裕,很少吃苦。最突出的例子当然是白居易,官居做得大,房子建造得华美,小老婆也讨得多。他的『卖炭翁』『秦中吟』,小学生都读过,可谓深入人心;但在他的两千八百多首诗中,“忆妓多于忆民”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反的,那些生活不活、地位不高或身世不幸的诗人,例如刘希夷、崔曙、周贺、寒山的诗中,却极少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句子。因为朱门酒肉的气味,他们可能根本没有闻到过;而在真正受冻挨饿时,大概也不可能还有心情写诗,只能苟全于乱世,稍息时偷著乐一乐,发洩一点个人的无聊。 从古到今,帝王的统治,都是有盛必有衰,有兴必有亡,就像白天之后必然会是黑夜一样,永远都不会有不落的太阳。做皇帝的人,如果闭目塞听,不注意民间的疾苦,不倾听民众的呼声,他的统治就会结束得更快。《书经》中有两句:“可爱的难道不是君王吗?可怕的难道不是民众吗?”意思就是说:在民众心目中,君王是他们生活的保障,自然应该为民众所爱戴;但君王若不顾及民众的生活,要当无道昏君,民众便会抛弃他,打倒他,这时在君王心目中,民众就会成为可怕的了。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