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的仪式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86条《告别的仪式》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告别的仪式》名言/《告别的仪式》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告别的仪式》语录可以了解《告别的仪式》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告别的仪式》名句,欢迎分享。

萨特:在我和这些女人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男子气。显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我的角色是主动而理性的,而女性的角色则是感性的。这是一个很传统的看法,但我并不认为感性要低于理性的使用和实践。这只是不同禀赋的问题。并不是说女人不可能像男人那样来运用理性,或者说她不可能成为工程师或哲学家。这只是说,在大多数时间里,女人是有情感一一有时是性价值的。吸引我的,就是这个整体观念,我认为和一个女人像这样发生关系,某种程度上就等于占有了她的感性。试图让她感受、再感受,对我来说,就是占有了这种感性,我把它留给自己。波伏瓦:换句话说,您要求女人爱您。 萨特:是的。只有她们爱我,这种感性才会变成属于我的东西。当她们向我投怀送抱时,我在她们的脸上以及她们的神情中见到了这种感性。而在她们脸上看到感性,也就等于将其据为己有了。事实上,我自己有时会在笔记或书中宣布一一我现在仍然这样认为 感性和知性是不可分的,感性导致了知性,或者说感性干脆就是知性。说到底,一个纠缠于理论问题的理性男人是抽象的。我认为,人生来有感性,而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工作,就是把这种感性变得抽象、善解、孜孜以求,从而渐渐将感性打造成一种男人的理性,一种能作用于体验性间题的知性。波伏瓦:您的意思是,对女人来说,这种感性没有转变为理性,是吗? 萨特:对,不过有时也不是,如果她们通过了教师资格会或者成为工程师之类的人。女人完全有能力和男人干同样的事,但有某种倾向——首先是女人接受的教育,其次是她们的内心感受——会让她们首先具有感性。由于地位通常不会升的太高,考虑到物质关系和社会关系,也鉴于由社会初创、由她们自行维系的女性特征,她们往往会原封不动地将自己的感性保留下。这种感性也涵盖了对方的知性。那么,从知性角度看,我和女人的关系是什么呢?我告诉她们我所思考的事情,但同时,我被一种感性而涵盖,后者丰富了我的思...
一旦你不朽了,写出了不朽的作品,就仿佛尘埃落定了一样;而你还是应该感觉在创造一种不曾存在的东西,因而要将自己置身在世俗的时间里。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想不朽的事一一除非是转瞬即逝的念头,而要把宝押在现世生活中。我活着,我为活人写作,同时也想到,如果成功了,我死后人们仍然会读我的东西;尽管我的信息不是为那些人写的,我的话不是向那些人说的,他们仍会对我表示赞同。 哲学第二位,文学第一位。我要实现文学上的不朽,哲学是必由之路。在我眼里,哲学本身没有绝对的价值,因为时过境迁,哲学会相应变化。一种哲学对于当下是没有价值的,它不是为同时代的人写出来的东西一一哲学思考的是超越时间的现实,因为谈论永恒,所以一定会被别的哲学超越,它所议之物远远超过我们今天的个人视角。文学则相反,它盘点的是当下的世界,即我们通过阅读、讨论、情感和旅行所了解到的世界。哲学走得更远,比如说,它认为今日的情感是在古代并不存在的新情感。波伏瓦: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在您看来,文学更有绝对性,而哲学更多依附于历史进程,更需要被不断修正。萨特:哲学必然呼唤修正,因为它总是对现时的超越。我把哲学视为最好的写作工具。哲学给我提供了一个编故事的必要维度。波伏瓦:您带着极大的愉悦心情去读的作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您,但会以共鸣或反射的方式,笛卡儿却与您的思想融为一体。

3页 / 

9

告别的仪式

《告别的仪式》

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

西蒙娜·德·波伏瓦其他作品: 《第二性》 《第二性(纪念版)》 《女宾》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 《形影不离》 《名士风流》 《模糊性的道德》
《告别的仪式》简介:

“新知识分子”萨特的临别肖像波伏瓦与萨特的终极对谈伴侣生活 = 智识对话“这是我的第一本——也许是唯一一本——您不会在交付印刷前读到的书。整本书都是为您写的,却和您无关。”《告别的仪式》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记录下的让-保罗•萨特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以白描的手法近距离地刻画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萨特晚年的日常生活,他为之奋斗到最后一刻的事业,以及... (更多)

投稿有关《告别的仪式》的语录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