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1989-1994)
文学回忆录(1989-1994)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381条《文学回忆录(1989-1994)》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文学回忆录(1989-1994)》名言/《文学回忆录(1989-1994)》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文学回忆录(1989-1994)》语录可以了解《文学回忆录(1989-1994)》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文学回忆录(1989-1994)》名句,欢迎分享。

意识流不结盟、不标榜,发展得很自然、很健康,大家一声不响地写。意识流并非片段的联接,而是流动的,用一条河来比喻意识流,是最合适的了。意识既是流动的,你可以去注意其中你有兴趣的挑出来,构成你自己的世界。所谓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种东西是不存在的。每个人认为是“事物”的东西,是从意识中随便划分出来的。——威廉·詹姆斯所以意识流是水到渠成,不出意识流也不可能。陀思妥耶夫斯基,远远高出意识流诸家的成就。他是抗拒模仿的。毛毛糙糙,厉害,学不了。小说与作者的关系,正可用上意识和潜意识的说法。提笔之前,是意识为主,下笔后,潜意识慢慢起作用,活动起来。我认为在这过程中,还是意识驾驭潜意识。伍尔芙说,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都是双性人,比常人不知丰富多少。“智者,是对一切都发生惊奇的人“。放纵你的好奇的行为,享受官能之乐,对一切要抱着豁达大度,对世界万物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都有兴趣,但别迷恋。一句话:明哲而痴心。再一句话:痴心而保持明哲。梦和艺术是两回事。疯子和艺术家是两种人。梦是散乱的、不自觉的,艺术是完整的、自觉的。疯子是破坏的,天才是创造的。扩大兴趣范围,“智者”是对一切都发生惊奇的人“。放纵你的好奇的行为,享受官能之乐,对一切要抱着豁达大度,对世界万物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都有兴趣,但别迷恋。意识是神性的,潜意识是魔性的,两者相加,即人性。我好艺术,曾轻视科学,但后来想到现代文明、文化,科学、艺术各为一翅,不能缺一,所以花了十多年功夫补天文、物理科学等事。前人的愚蠢,是后人的聪明。音乐绘画是自己创造语言,文字呢,本身就是语言。所以文学弄得不好,就是一个疤,一个疤。詹姆斯说:过去的一切小说采用的是全知角度,对小说中人物活动全都了如指掌,全知全觉。但在真实生活中,我们从不可能全知全觉。“真实”不可能,“真实感...
尼采有哈姆雷特的一面,也有堂吉诃德的一面,我偏爱他哈姆雷特的一面,常笑他堂吉诃德的一面。现在读尼采看来是太难了——很多人是在读他堂吉诃德的一面。小时候母亲教导我:“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现在想来,意味广大深长,在世界上,在历史中,人多的地方真是不去为妙。”最快乐的梦,不及醒寤的一刻。——纪德陀思妥耶夫斯基读了太多太多的历史和哲学,小说中一点不肯流露,所谓“冰山是只露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我的童年少年很苦闷,没有心情接受普希金那种典雅的美。倒是爆烈、粗犷的美容易引起共鸣。悲哀痛苦,分上下两个层次,一个是思想的心灵的层次,对宇宙、世界、人类、人性的绝望,另一个是现实的感觉的层次,是对社会、人际、遭遇的绝望。高尔基、鲁迅、罗曼·罗兰,有下面的一个层次,而对上面那个层次(即对宇宙、世界、人类状况、人性本质),未必深思,一旦听到看到共产主义可以解决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个人命运,就欣欣然以为有救了。文学的最高意义和最低意义,都是人想了解自己。这仅仅是人的癖好,不是什么崇高的事,是人的自觉、自识、自评。求知欲、好奇心、审美力,是人类最可宝贵的特质——“知”,宇宙是不可知的;“奇”,人以为奇,动物不以为奇;“美”,更是荒唐,梅兰竹菊,猴子毫无反应。人类要自救,只有了解自己、认识他人,求知、好奇、审美,是必要的态度。在世界可知的历史中,最打动我的两颗心,一是耶稣,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感动我的是他的头脑和脾气。契科夫作为一个人,非常有意思。谦和、文静、克制、优雅,通达人情。鲁迅说契科夫的小说是“含泪的微笑”,中学水准。我认为文学不需要含泪,也不需要微笑。艺术是不哭,也不笑的。少年人应有强烈的羡慕,咬牙切齿的妒忌——这样才能使软性的抱负,变成硬性的。象征主义——带有婴儿口吻的苍老的风格。西方一切归于神,中国一切归于自然,我以为两...
爱因斯坦书房墙壁上,一直挂着尼采的肖像——一个物理学家,家里挂着悲观主义者的肖像,心明眼亮。马列主义、唯物主义,刚愎自用。那点东西,悲观不起。酒神精神是少数天才的事。尼采语言“超人”会降生——这是一场梦。还属于进化论。我以为超人不会诞生的。个别艺术家作为超人,早就诞生了——早就死亡了。他们不会造福人类,和人类不相干的。所谓自由意志,就是宇宙的无情。人类在宇宙的抗争中,一上来就失败,是有情人对无情人的对话。说到底,自由意志(宇宙)不可抗拒。所谓权力意志,只是说到无话可说、硬要说下去的话。我的思想系统、人生观在哪里?你们在我书里是找不到的。我知道,去弄那些东西是要上当的。我与尼采的关系,像庄周与蝴蝶的关系。他是我精神上的情人。现在这情人老了。正好五十年。凡应由自己说的让人说了去,是傻子;凡应由别人说的自己来说,是疯子。整个可见的世界,不过形象和符号的库藏。这些形象和符号,该由诗人的幻想来给他位置和价值。——波德莱尔艺术不是模仿,是提炼和创造。推广来说,我反对任何主义,一提主义,就是闹别扭。不要搞一个主义,拿这些主义去批评人家,然后自己跌进去。凡标榜鲜明、教条分明的主义,完得特别快,特别惨。音乐是有声的诗,诗有音乐感,可以做做,音乐与诗,可以神交,不可“性交”。音乐、诗,两边都要保持自尊。歌词、合音乐可以,当诗念,不行。可以当众朗诵的诗,是粗坯。文字不是读、唱给人听的,文字就是给人看的。我有意识地写只给看、不给读、不给唱的诗。看诗时,心中自有音韵,切不可读出声。诗人加冕之夜,很寂静。读诗时,心中有似音乐非音乐的涌动,即可。波德莱尔认为,美是这么一种东西:它带有热忱、愁思,有点模糊不清,引起人的揣摩测想。文字不要去模仿音乐。文字至多是快跑、慢跑、纵跳、缓步、凝止,音乐是飞翔的。但音乐没有两只脚,停不下来——一停就死。...

9页 / 

39

文学回忆录(1989-1994)

《文学回忆录(1989-1994)》

作者:木心

木心其他作品: 《文学回忆录》 《素履之往》 《琼美卡随想录》 《哥伦比亚的倒影》 《鱼丽之宴》 《即兴判断》 《从前慢》
《文学回忆录(1989-1994)》简介: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听课学生陈丹青说,... (更多)

投稿有关《文学回忆录(1989-1994)》的语录

推荐作品

更多>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经典语录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在智商过剩的年代,走心是唯一的技巧;在情绪泛滥的年纪,实力是最大的底牌。

老杨的猫头鹰

点赞(0) 698 ℃
玩儿经典语录

玩儿

老北京人玩儿的就是范儿,讲究的是: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俗话说叫山后练鞭,找没人的地方下功夫去。等到大庭广众之下亮出自己的玩意儿,一定得有过人之处。花钱多少不重要,看的是功夫,考的是眼力。一样的玩意儿玩儿出不一样的手法,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让朋友们一看就得佩服,提起这方面的事儿来都得说:知道××吗?人家玩儿得才叫高,鹰到人家手里如何如何。不论谁说起这事儿,永远得带着一种仰慕的语气。永远得是爷!

于谦(现代)

点赞(0) 641 ℃
于谦:人间烟火经典语录

于谦:人间烟火

最地道的青岛吃法儿,是蘸着咸蒜泥吃这苦肠。夹起一片肠子,蘸点儿蒜泥,搁在嘴里嚼,跟泡泡糖一样,越嚼越香。细细咂摸滋味儿,肠子的香里边还带点儿苦味儿。按老青岛人的说法儿,夏天就着冰镇的青岛啤酒吃苦肠,能排毒,还能去火。 湖南有种跟苦肠差不多的吃食,叫捆鸡。做捆鸡,用的就不光是猪苦肠了。讲究是把猪肠子、鸡肠子、鸭肠子这三种肠子捆到一块儿,也是捆成一个大圆柱。肠子捆的大圆柱,煮熟了以后,凉凉了,也是切成片。吃的时候,浇上湖南口味儿的红油拌着吃。

于谦(现代)

点赞(0) 84 ℃
文学回忆录(1989-1994)经典语录

文学回忆录(1989-1994)

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木心

点赞(0) 271 ℃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