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青少年会发现他四周现实的人性特点:语言、习俗、道德、价值观等都来自这些飘忽不定的造物;他自己将应召亲自参与人类的改造行动,这个时刻已经到来;他的行为就像其他人的行为一样,开始在大地上具有分量,他也必须做出选择和决定。我们知道,儿童非常艰难地经历自身历史的这个时刻,这无疑也是青少年危机的最深层的原因:个体应该最终承担他的主观性。从某个角度来说,严肃世界的倒塌倒是一种解脱。当儿童不负责任时,面对领导事物进程的黑暗力量,他感觉到没有自卫的能力。但是,不管获得解放的快乐有多么强烈,青少年还是感到一种强烈的不安,他感到自己被抛向了一个不再现成的世界,一个需要构建的世界。青少年被一个什么也抓不住的自由折磨着,他感到自己被人遗弃,感到自己的生存没有道理。面对这个全新的处境,青少年会做什么呢?正是在这一时刻,他将做出决定;如果个人的历史,即人们称之为自然的历史,如官能性、情感情结等,主要取决于他的童年。那么青少年时代将是他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刻:于是自由显露了出来,在自由面前必须决定他的态度。毫无疑问,这个决定可以随时受到质疑,但实际上转换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世界向我们返回一个选择的映像,并通过这个选择所造就的世界对这个映像进行确认;这样就形成一个越来越严格的圈子,要摆脱这个圈子也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人所具有的不幸,即因为他曾经是个儿童而造成的不幸,就是他的自由起初是对他隐瞒着的,所以他终身保持着对这段时光的留恋,留恋那段不知自由及其要求为何物的时光。 这种不幸还有另外一面。道德的选择是自由的,因此也是不可预见的;儿童身上并不包含那个他将要成为的成年人;然而,人总是从他曾经是的那个人去决定他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在他自我造就的性格中,在作为其关联项的世界中,他从其道德态度中汲取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