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
哎,咱们都一样。以我自已为例。我虽然藏在灌木丛里,藏在树叶之中,可是我逃脱自我谴责了吗?避免伴装义愤了吗?这里有一首韵诗能说明(尽管有人会抗议或想毁掉我)我也受过一些,怎么说呢,受过一些教育女士们,先生们,看看我们自己吧! 尽管如此,我在这里要变换(通过押韵短诗的形式请您注意)一首格调高一点的歌——里面会提到我们对小猫的仁慈;还要注意今天的报上说的“他被妻子真诚地爱过”;要注意一种冲动,它促使我们——你们要注意,趁没人看见的时候——在午夜时分走向窗口,去闻豆子的气味。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k...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