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的初心

禅者的初心简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西方佛子人手一册的禅宗入门书。禅修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初学者的心)。初心是空空如也的,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只有保持这颗初心,随时准备好去接受、怀疑,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才能如实看待万物的本然面貌,一步接着一步前进,然后在一闪念中证悟到万物的原初本性。

这种禅心的修行全书遍处可见。书中每个章节,都是铃木禅师用最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的,直接或间接地谈到了如何在修行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保持初心。此外,本书还指导人们如何修行,说明何谓禅生活,禅修是以何种态度和了解为前提的,并且鼓励读者去实现自己的真实本性,自己的禅心。

禅者的初心 名言/名句/语录

也许你会以为,假如修行中没有目标或目的,我们会不知如何是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要想让修行不带任何目的,可以尝试一个方法,就是限制你的活动,或者说专注于你当下的活动。不要在心里放入某些特定对象,而是该去限制自己的活动。当你的心游荡到别处,你就没有机会表现自己。但如果你把活动限制在此时此地,它就能充分表现出你的真实本性,也就是那普遍的佛性,这就是我们的禅道。坐禅时,我们会把活动限制到最少的程度,只管保持正确姿势,专心打坐,这是我们用来表现法性的方法。然后我们会成为佛,表现出佛性。所以,我们不崇拜某种对象,而只是专注于每一个当下的活动上。叩头时叩头,打坐时打坐,吃饭时吃饭,不作他想。只要这样做,法性自然会在其中。 煮饭做菜并不是一种准备动作,它本身就是修行。煮饭并不只是为你自己或别人准备食物,它是你的真诚的表现。所以,做饭时应该腾出宽裕的时间,心无杂念,不期待些什么,只管煮饭就好!那是我们修行的一部分,是我们的真诚的表现。虽然我们说“铁轨34;,但实际上并没有那样的东西。真诚本身就是铁轨。我们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景象,那是随时会改变的,但我们却始终沿着同一条铁轨前进。这条铁轨无始无终,没有起点,没有目的地,不为什么而延伸。沿着这条铁轨前进就是我们仅有的目的。这是我们禅修的真正精神。但要是你对铁轨本身太好奇,危险就会随之而来。你不应该看着铁轨,你紧盯着铁轨不放,马上就会头昏眼花,你只要欣赏从火车上看到的沿途景致就好了,这就是我们的禅道。火车乘客是没必要对铁轨好奇的,有人会替我们照管好铁轨:佛陀会把它照管好。但有时我们还是会谈谈这条铁轨,因为一种始终如一的东西难免让人好奇。禅不是某种兴奋,禅只是全神贯注于我们一般的日常事务。建立人格就像做面包,你只能把面粉少量、少量地搅拌,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来,而且烤面包时必须是用中等的火候。要是你太兴奋,就会忘了什么样的火候才适合你,你将会失去方向。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你的修行是宁静且保有平常心,那么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开悟。修行时,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该从“有所成”转向“无所成”。所谓“清净”,不是指擦拭某样东西,使其从不干净变回干净。所谓“清净”,指的只是让事物“如其所如”。如果我们看着某个东西,它就有可能会从我们的目光消失,但如果我们不去看它,它就不可能从我们的目光消失。因为你看着它,它才会消失,如果你不看它,一样东西又怎么可能会消失?如果某人看着你,你可以逃开,但如果没有人看着你,你就不可能从自己逃开。我们不应该忘记做过些什么,但却不该在记忆中留下一个多余的痕迹。留下痕迹和记忆往事是两回事。我们有必要记得自己做过些什... 与一位师父相遇的那一刻,就是你应该离开他的一刻。你应该当个独立的人,而你之所以需要一位师父,就是为了让自己变的独立。如果你不执着于师父,他就会指出一条让你可以通向自己的道路。你之所以需要一位师父,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师父。 佛教用语中有所谓的“布施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是“渡”或“到彼岸去”。我们的人生可以视为渡过一条河流,我们的人生目的是要努力到达彼岸——涅槃。不过,人生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我们走向彼岸的每一步,实际上都是到达彼岸本身。……方法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