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亚香港

波希米亚香港简介

本书主要是对香港亚文化现象的描摹,是一个70后作家贴近描写波希文艺范儿的众生相,以文学、音乐与诗歌去贯通。廖伟棠在亲身体悟过其中的生活后,以一贯锐利沉郁的眼睛,拍下了香港此时彼刻的文化景象,刻画出一个城市深刻的轮廓。

--------------------------------

香港也有这么一个波希米亚香港潜藏其中,如果我们不畏其神秘,大可投身进去,感受只有地道香港人和来港的冒险家们能够感受的火辣辣快感。而且顺藤摸瓜,你得以透视一个城市真正的脉络——她是怎样赢得她挑剔的情人的心的?她是怎样留下她的爱人们,同时让他们自由?

把嬉皮精神带到超越文艺圈的更多圈子中去,令严肃者学会微笑,让抗争者知道微笑和尊重幻想是对抗没有想象力的主流社会的有力武器,这就是曾经被误读为时尚的嬉皮精神最深刻的意义。

——廖伟棠

----------------------

...

波希米亚香港 名言/名句/语录

我最喜欢去的书店之一“梅馨书店”就位于“二楼书店”最集中的、被称为香港的书店街的旺角西洋菜街某座唐楼的七楼,要坐着70年代那种叽叽嘎嘎响的老式电梯上去的。“梅馨书店”由几个爱收集旧书的朋友所开,虽然都是谦谦书生,但气概不得了,门前对联就写着“三千道德空诸子”!当然旧书是他们的主打项目,尽是些80年代出版的文学、学术书,而且意外的是有很多诗集(很高兴发现其中还有我十多年前出版的第一本诗集《随着鱼们下沉》),我在这里买过两次80年代出版的《美国当代诗人五十家》,送给写诗的朋友作礼物。“梅馨书店”也卖内地版简体字学术书,而且它装饰清雅,设有小沙发,也是看书等人的好地方。“梅馨书店”的楼上有一家“序言书店”,继承以前著名的“曙光书店”(创办者马国明是香港最早研究本雅明的民间学者之一)遗志,卖最硬的英文学术书为主,也值得捧场,而且序言书店近年几乎每周都有哲学、社会学等讲座,主讲人大都是香港风头正锐的年青学者,现场激荡、思想火花四溅。...在旺角洗衣街生存了几十年的三楼旧书店“新亚书店”是我更常逛的店,据说该店与香港中文大学的新亚书院有点关系。“新亚书店”早已成了书海,几十年的旧书层层叠叠,仿佛文化本身氤氲难辨,可这就是淘旧书快乐所在,一头扎进此海没有一个多小时你出不来,而且无论你心情如何,在这些比你年纪大多了的旧书包围中,你会马上平静、谦逊下来。“新亚书店”后来搬到附近的好望角大厦16楼去了,当然也是因为租金的原因。与“新亚书店”对称,在香港岛的旧书重镇是“神州书店”,它从中环的史丹利街搬到荷里活道,刚刚又搬到远东的柴湾,看来以后只做熟客和网络生意了。“神州书店”在五四新文学研究、历史、国际关系类的收藏超强,即使是口味最挑剔的读书人也能在这里找到忍不住惊叹的宝贝。现在中环还剩下“流动风景”和“易手宝”在坚持,不过他们的主打是英文书和黑胶唱片,这又是一个诱人的无底洞。...香港... 说是岁月的手在偷盗,其实更黑的手,把岁月本身也偷走了。 若闻道是凉风有讯,我便抖开一身旧路来接纳。他近乎微笑,摇扇独白:“无奈见得枫林月色昏”在我昂首阔步的好世界,化白狐灿舌,靓鬼成仙。 多少年后,当我们这样说起一间纯粹从云中飘落、隐没的书店,说起空气中一个结构、一个肥皂泡,我们会不会就眯着眼,像感受冬天的阳光?当我们这样说起,我们头上花粉中最后一个乌托邦,被尘埃沦陷;说是波希米亚某个失火山林,说是老旧的塞纳河岸——总之是一个吹笛者失踪的地方。白纸空箱间,新书籍和旧理想间,我们,举一杯酒,像某个除夕夜在这里读着一些关于兔子的诗,然后一口喝尽,火冰交错的所有。多少年后,我们记得我们曾坐在岸边,桃花林中醉醺醺的,守株待兔。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