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若不系之舟

泛若不系之舟简介

在《泛若不系之舟》里,傅真与毛铭基行走于印度、泰国、缅甸、老挝等亚洲国家,最后回到二人初见的拉萨。这本书的文字跟随他们颠沛流离,在记事本、电脑、夜车、小旅馆和咖啡店中辗转漂泊,诚实地记录着他们一路的见闻故事,探索着信仰、精神与内心价值,也见证着普通小人物身上顽强的生存本领。无论生活多么沉重、艰辛或不公,他们奋力向前,笑着流泪,珍视情感,保有尊严。

泛若不系之舟 名言/名句/语录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并不认为是现代技术令这个世界越来越迷失,宗萨仁波切就曾一阵见血地指出“真正使我们迷失的是我们的无明,贪欲,不安全感,想走捷径”。我想人们也并不一定真的热衷这样的生活,只是屈服于群体压力,生怕自己落后于同辈和时代,生怕被抛到社会热点之外。久而久之,我们关心娱乐和成功甚于关心自己的心灵,也越来越无法面对真实的自我—频繁的自拍和更新状态可不能算是“面对自我”,我们实质的目的仍是想要得到外界的认可。 我渐渐明白真正吸引我的并非都市或田园,入世或出世,而恰恰是这两者的转换和平衡,是不确定和变化本身。过去的日子里我满世界奔走,希望找到一种可以效仿的理想的生活模式,最后才发现最好的生活只能是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生活。它凝聚了属于我自己的智慧、生活经验和自由意志,肯定不完美,却也绝对无可替代。 我一直都喜欢去“脏乱差”的地方旅行,除了好奇之外,我不得不承认这也出于某种虚荣心。我想要亲眼见证极端的贫穷、混乱和苦难,我将它们视为某种必要的经验——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深刻的、见多识广的人所必需拥有的经验。然而自从开始了gap year旅行,那种深沉的无力感就像鬼魂一样缠上了我——作为一个旅人,介入了他人的生活,触碰到他人的内心,却没有能力做出任何积极的改变。旅人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像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无情浪子,可他们不只是我经验的一部分,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内观禅修的日子里,我和铭基流了那么多那么多的眼泪,其中很大部分都是为了路上认识的这些人——危地马拉侥幸躲过大屠杀的玛雅难民,玻利维亚日复一日承受地狱之苦的高原矿工,阿根廷“肮脏战争”中失踪的母亲,印度加尔各答“垂死之家”里的27号……我们无力改变他们的现实,却在不知不觉间分了一点他们的苦留在自己心中。路越走越远,心越来越沉重。后来在修习内观的过程中,一些痛苦才以泪水的形式被释放了出来…… P11如果将贫穷这一事实排除在外,印度简直就是一场现代艺术展。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