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其短

学其短简介

《学其短》钟叔河著,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收文三百一十六篇。从一九九一年起,作者在报刊上发表的五百来篇“学其短”小文,全都收在这本书里了。

既名“学其短”,对“学”的对象自然也要尊重,力求不读或少读错。在这方面, 自问也是尽了力的,不过将“贬谪”释读成“下放”的情况恐仍难免。虽然有好心的人提醒,贬谪是专制朝廷打击人才的措施,下放是党和人民培养干部的德政,不宜相提并论。

《念楼学短》收文一百九十篇,本书收文三百一十六篇,二者并无重复。从一九九一年起,作者在报刊上发表的五百来篇“学其短”小文,全都收在这两本书里了。

学其短 名言/名句/语录

“学其短”标出一个短字,好像只从文章的长短着眼。原来在报刊上发表时,许多人便把它看成古文短篇的今译了。这当然不算错,因为我拿来“读”和“曰”的,都是每篇不超过一百字的古文,又是我所喜欢,愿意和别人共欣赏的。谁若是想读点古文,拿了这几百篇去读,相信不会太失望。 步惊,木本。以嫩叶和米数粒微炒,煎汤饮之,可愈呕泻寒疾。花有幽香,步行遇之,往往惊为蕙兰,故日“步惊”。永安人每以嫩叶干之,持入京师作人事。“步惊”是一种木本植物。将它的嫩叶加几粒米稍微炒一下,煎汤喝了可以治疗受寒呕泻。它的花的香味很像兰花。人们在山野间行走,忽然闻到兰香,在附近又找不到兰草,总免不了惊异,所以把这种树木叫做“步惊”。“步惊”也因此有了名气。广东永安人进北京,常常带一点晒干了的“步惊”嫩叶,作为礼物送人。会读书的人读闲杂书,总能从琐屑记述中,找到有思想文化历史意义的材料,即所谓“见微知著”。 予于声歌无所谙,独喜笛音寥亮。每当抑郁无聊,趣起一弄,往往多悲感之声,——泪与俱垂,审音者知其为恨人矣。今夜风和月莹,阑干静倚,意亦正适。为吹古诗一二首,皆和平之词,而其声仍不免于呜咽,何也?(清?龚炜《巢林笔谈》卷四)[念楼读]我对于音乐没有多少了解,只喜欢笛声的高亢清越。每当心情抑郁,觉得无聊,便取出笛子来吹。也不管吹的是什么,入耳好像都是悲哀的调子。吹着,听着,有时泪水便不知不觉地流下来了。今夜月白风清,静静地倚靠着栏杆,心境倒是少有的好。拿过笛子来,特地选了两支谱古诗的曲子。诗境本是平和的,可是不知怎的,吹出来的声音好像仍然带着一缕呜咽…… 全无爱名求利之心的人,大概是没有的。但不愿意“把心思智巧都倾人八股中”,“把精神命脉都钻人孔方里”,这样的人却是有的。因此而“上渎文星”,“获罪财神”,也是当然。龚炜未必真以为这是作了孽,而是在发牢骚讲反话。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