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不朽已然足够

我的不朽已然足够简介

本书由塔可夫斯基之子精心编选,是20世纪伟大的导演之一 “电影界的贝多芬”——塔可夫斯基图文集

一生只拍了七部电影,但每一部都让他名留影史;他的作品被英格玛·伯格曼盛赞为“奇迹”;他以诗意的思考和充满圣经末世般的想象,创造了令人震惊的电影形象,影响了一大批捕捉灵魂的导演,如维姆·文德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沟口健二、努里·比格·锡兰等。

※ 塔可夫斯基之子精心编选

全景记录、精湛总结、立体呈现电影诗人塔可夫斯基的一生

悉心汇集塔可夫斯基罕见的自传性随笔、私人摄影作品、七部经典 电影的珍贵资料,收录《雕刻时光》《时光中的时光》里的精华篇章。

※ 多篇自述随笔、私人书信、《启示录》主题演讲等动人文字初次公开

饱含深情的家书,坦诚的人生经历叙述,令人惊叹、透露真性情的《启示录》演讲,既有《雕刻时光》的哲思与灵光,也具《时光中的时光》的细腻与温情。

继畅销书《雕刻时光》之后,又一本走近塔可夫斯基的重磅之作

※ 解密塔式电影的诗意内涵,洞悉伟大导演的生活哲学

来自文学巨擘让-保罗·萨特、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等人的深刻评论,以及电影历史学家和评论家汉斯-约阿希姆•施莱格尔的深度长文导读,带你读懂塔可夫斯基。

我的不朽已然足够 名言/名句/语录

每个俄罗斯人在灵魂深处,不管是出于自主选择,还是出于被迫,都在“努力穿越自己的丛林”。 我们无法拯救每个人,只能拯救自己。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拯救自己,也就意味着我们拯救了他人。我们不懂什么是爱,经常连对待自己都很漠视。我们对“爱自己”这个概念有误解,甚至觉得不舒服,把它和“自负”画等号。这无疑是错误的。爱是牺牲,即便自己意识不到,旁观者却看得清楚。《圣经》告诉我们要“爱人如己”。也就是说,爱自己是情感的根基,是一种准绳,这不仅是因为人往往最了解自己,还因为,做任何事都应该从自己开始。 塔可夫斯基在电影中使用了大量西方美术史中的名画,尤其是15世纪和16世纪的作品。《伊万的童年》中出现了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作品——比如《启示录四骑士》。显然,精神上饱受摧残的伊万由这幅画联想到了自己早前的战争创伤。《潜行者》中,凡·艾克兄弟的代表作《根特祭坛画》中施洗约翰的形象,同硬币、针管、生锈的冲锋枪和那些从遗落的文明中发现的其他物件一起,沉寂在大自然温柔的河水中。《镜子》和《牺牲》都使用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分别是《吉内薇拉·班琪》和《三圣贤之旅》),二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的《分娩时的圣母玛利亚》甚至对《乡愁》的情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导演工作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雕刻时光”。就像雕刻家,面对无章可循的大理石,他在心中已经有了成品的模样,而他的工作就是打磨掉多余的部分,做出自己想要的作品。电影工作者同理。导演要从一堆事实信息,也就是“一团时间”中,剔除不需要的片段,只保留那些对作品有意义、能表达电影形象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