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经典语录/名句
本页共收录203条罗新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罗新经典语录/罗新名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罗新名言名言名句可以了解罗新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收藏的罗新经典语录或喜欢的罗新的句子,欢迎分享。
《北史·后妃传》对上述第一条决定有细致描述,记孝文帝对元勰说:“后宫久乖阴德,自绝于天,吾死后可赐自尽别宫,葬以后礼,庶掩冯门之大过。”弥留之际怎么会说得这么啰唆呢?毋宁说是元勰事后解释遮掩的话。孝文帝死于谷塘原,因敌军离得不远,元勰和元澄决定秘不发丧,仪仗军容不变,装作孝文帝仍然活着地样子,继续北行。到南阳宛城,悄悄把孝文帝尸体装入棺材,再放进大车里,仍装作他还在养病的样子。一路向北,又走了十天,终于抵达鲁阳,与从洛阳来奔的皇太子元恪、孝文帝长弟咸阳王元禧等相遇。四月丁巳(5月7日)正式宣布皇帝驾崩,同日元恪即位。 很可能是在孝文帝刚死、大军还在谷塘原时,元勰派使者前往洛阳传信给皇太子,同时向元禧、元详等报告噩耗。根据分工,元禧陪太子南奔,元详坐镇洛阳。元详首先要做的,就是执行孝文帝的遗诏处死大冯。《北史·后妃传》: 北海王详奉宣遗旨,长秋卿白整等入授后药。后走呼,不肯引决,曰:“官岂有此也!是此诸王辈杀我耳。”整等执持,强之,乃含椒而尽。梓宫次洛南,咸阳王禧等知审死,相视曰:“若无遗诏,我兄弟亦当作计去之。岂可令失行妇人宰制天下,杀我辈也?”谥曰幽皇后,葬长陵茔内。 算算大冯从立为皇后到“含椒而尽”,不过一年八个月,其中还有超过一半时间处在担惊受怕中。李善注《文选》引《文子》曰:“有荣华者,必有愁悴。”愁悴来得如此迅疾,也是难以想象。恰如班固所言:“朝为荣华,夕而憔悴,福不盈眦,祸溢于世。”
的确,孝文帝没有能力阻止冯太后把子贵母死的故事施用于自己的长子身上。《魏书·高祖纪》太和七年闰四月癸丑(483年5月27日)“皇子生,大赦天下”,三年后的太和十年六月己卯(486年8月5日)“(冯太后亲自)名皇子曰恂,大赦天下”。拓跋(元)恂生时,孝文帝已十七岁,以平城时代的标准,可算晚育。拓跋(元)恂的生母是后来被谥为贞皇后的林氏。据《北史·后妃传》的“孝文贞皇后林氏传”,林氏父林胜,文成帝时担任家乡平凉郡太守。他得此荣任,是因为他弟弟林金闾在平城宫为阉官,受宠得势。《魏书·皇后传》说孝文贞皇后林氏“叔父金闾,起自阉官,有宠于常太后,官至尚书、平凉公”。文成帝南巡碑碑阴题名有“中常侍、宁南将军、太子少傅、尚书、平凉公林金闾”,即其人。文成帝后期已成为一个重要人物的林金闾,在文成帝死后的宫廷动荡中从参与到被排挤,最后为乙浑所杀,“兄弟皆死”。作为罪人家庭,“(林)胜无子,有二女,入掖庭”。林氏入宫不是“以选”,而属于“没奚官”。不过在清除乙浑之后,冯太后应该会善待常太后的旧人,对林金闾的家人配宫者有一定照顾。或许这才是为什么她能够“得幸于孝文”,无论她是不是如史书所说的那样“容色美丽”。不过,等到她为孝文帝生下长子,等待她的一定会是灭顶之灾。与对待孝文帝生母李氏不同的是,这一次冯太后的行动果断而迅捷,拓跋(元)恂一诞生,林氏就被处死了。《北史·后妃传》:“以恂将为储贰,太和七年,后依旧制薨。”据《魏书·孝文五王传》,元恂“生而母死,文明太后抚视之,常置左右”。说明冯太后故技重施,把皇长子控制在自己身边。她就这样利用子贵母死之制,一而再再而三地控制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孝文帝一定是痛恨所谓子贵母死之制的,他的本意当然是要保护林氏。《北史·后妃传》:“帝仁恕不欲袭前事,而禀文明太后意,故不果行。”他试图反抗,但失败了。然而他并没有彻底失败,很可能正是在这次的反抗中,他与冯太后达...

6页 / 

21

罗新 经典语录

罗新

罗新作品: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漫长的余生》
罗新简介:

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2009)、《黑毡上的北魏皇帝》(2014),著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2018)。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