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诺作品
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经典语录
1 、”一个人可因处世态度或个人尊严方面的缺点,失去别人的尊重,也可能因为侵犯别人的权利而受谴责,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单是表面上的差别。”“如一个的行为既未违反任何对大众特定的义务,除自己外又未对任何人有显著的伤害,却对社会发生偶然的或可称为推断的损害时,社会为了人类自由的更大利益,也尽可忍受这种不便。” 2 、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发言:“人所写的东西,似乎总不能立即为世人所领会,在这方面,又是一个作家是幸运的。唯久而久之,人所写的,还是会水落石出,借着他拥有的书写技艺,他的作品会让他不朽----或湮没无闻。写作,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为作家而设的组织减轻了这份孤单,但是我很怀疑这能否真的在书写上有所助益。退去了孤单,她的宫中声望日增,作品却往往开始败坏。真因为他独自工作,如果他又够好的话,所以他每天都得面对永恒的存在。或不在。对真正的作家来说,每本书都应该是全新的开始,是再次尝试前所未有的新东西。他应该总是书写自己从未做过、或他人做过却失败的东西,运气好的话,他会成功。” 3 、真理并不一定获胜,事实上,更多时候真理一直吃败仗,甚至会被彻底歼灭。但真理有个很动人的特质,那就是它不会就此销声匿迹,它仍会被再说出来,也许隔一段时日,在不同地方,由不同的人,这会一直发生,直到它终获胜,或至少站稳脚跟取得承让为止。
声誉经典语录
1 、人的经验也许指的不只是实际上经历过的事而已,经验的获取和存有,仍得取决于人在事情发生当时的心思状态、意识状态,以及稍后的回想整理。人一直在遗忘,自然的,当然也常常是有益的;记忆则多少有勉强刻意的成分,也屡屡带点痛楚和不堪负荷之感。 2 、阿伦特说她(罗莎·卢森堡),“只是个天生的’书呆子‘,如果不是这个世界冒犯了她对于公平和自由的感受,她宁可埋头在动物学、植物学,或者历史学、经济学和数学之中”。 3 、“所有的悲伤都可以忍受,如果你把它们放在故事里,或是诉说一个关于它们的故事。” 不幸成为生命材料,就有着不完全一样的意思及其形貌了。人,尤其是工作者,对材料有种自自然然的特殊体认,相当程度能承受它的脏污、沉重、纠结和伤害,材料甚至是人该自己主动去找寻、发见和搜集的(由此从一己逐渐及于他者,进入世界)。因为它是“有用”的,生出了价值,还生成了种种我们难能从别处获取的理解和意义,悲恸也许只是必要的代价,甚至是一道独特的、深刻的小径,引领人走到寻常日子里挖开不了、抵达不到的某一点,远方,或身体深处,人也就不只是单纯受苦而已。不幸,尤其在工作完成、成品出现那一刻,会只是一个个回忆,一个个被包裹起来已没有锋利棱角的东西,只剩沉沉的重量。弘一法师临终写的

1页 / 

1

唐诺 经典语录

唐诺

唐诺简介:

本名谢材俊,1958年生于台湾宜兰。长期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现为自由读书人,专注于与阅读相关的自由写作,自称“专业读者”。著有《读者时代》、《阅读的故事》、《文字的故事》、《唐诺推理小说导读选》、《球迷唐诺看球》等。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