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康俞著,葛亮编作品
据几曾看经典语录
1 、蔡元培先生曾归纳中国画结合了文学,西洋画结合了建筑,诚哉斯言。祖父以《展子虔文苑图》,论及明杨慎以“顾长康、陆探微、张僧繇、吴道玄”为“画家四祖”失评,日:“尝以顾陆张展为四祖展,展子虔也,画家之顾陆张展,如诗家之曹刘沈谢,阎立本则诗家之李白,吴道玄则杜甫也。”如此,各家之地位风格,可谓一目了然。又及,谈董源《龙宿郊民图》乃画史名作,董其昌题跋,认为是箪饲壶浆,以劳王师之意,故此得名。明代詹景凤《东图玄览编》则将该画著录为“龙绣交鸣图”。先祖“征之画中景物,无不甚抵触也”。他自明人陈继儒《太平清话》言“钱塘为宋行都,男女尚妩媚,号笼袖骄民”以证“龙宿郊民”为“笼袖骄民”谐声之伪。故此画“极写一时之游乐”、原名应为“笼袖骄民图”。先祖以文学所记而证绘事,旁征博引,不袭前人,持据而释于古之疑。其识见之宽阔,令人抚案三叹。 2 、先祖认为中国绘画式微,“以图为画必不可废,以写为画犹必进取”。进而深入中西艺术腠理,通过谈对艺术“真实”的把握,指出中国绘画较之以西方十九世纪的写实画风,其表意优势。“中国绘画之真实非但形态有其内容之真实,即笔墨擒纵亦有其内容之真实,此曰意境。在意为奇意,在境为超境”而同时,严谨的“伦类”之限却对中国的艺术的发展,造成桎桔。盖因“西洋画固非无伦类,而无物不可入画,故有其生发不穷也。西方文明东渐,吾国旧有之伦类观念破坏。一时新的伦类结合不能建立”。因此,应该抛开“固有之空陈形式伦类观念”而应该学习西方,建立起“见即能画”的新式审美理念,才不至“使今之中国绘画陷入绝境”。 3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高不及一尺,宽约五寸。纸甚坚厚,色焦赭。字四行而已,体近《兰亭叙》。使笔圆劲,墨沉黑。米黻以来著录右军真迹,赵孟頫奉敕跋,无他议。余则信为唐人双勾廓填本也。唐人摹拓自极神奇,宝晋斋《书史》称褚遂良《枯树赋》,是粉蜡纸本拓,书后“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未能”二字是双勾。唐人不肯欺人,若无此,皆以为真矣。若然,则今日对此墨皇,余不敢无疑。昆陵唐鹤征论梁摹《乐毅论》云: 唐人双勾,称为绝诣。余往尝见钟太傅《荐季直表》、右军《快雪时晴》诸帖,时不免有滞腻处。独此《乐毅论》,笔势流丽,神采焕发,无异书者。 当可见亦有《快雪时晴》,人固作唐双勾本中且非绝诣者观也。而余所遇此本正不免时有滞腻处。或日,绢五百年而弊,纸千年则渝,晋以迄今,迹象已败,神气不完,理有其然。余之论《快雪时晴》,因以有未审也。

1页 / 

1

葛康俞著,葛亮编 经典语录

葛康俞著,葛亮编

葛康俞著,葛亮编简介:

葛康俞(1911-1952),安徽怀宁人,著名书画家、美术史家。清代书家邓石如后人。早年求学于杭州国立艺专,师承潘天寿等人。历任安徽大学、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其文史学养精深,工书善画,造诣甚高,与叶恭绰、黄宾虹、邓以蛰、启功并称近代五大鉴赏 葛亮,作家,学者。毕业于南京大学、香港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著有长篇小说《北鸢》《朱雀》《燕食记...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