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余生
漫长的余生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162条《漫长的余生》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漫长的余生》名言/《漫长的余生》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漫长的余生》语录可以了解《漫长的余生》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漫长的余生》名句,欢迎分享。

宣武帝亲政以后,当然要重谢帮他夺权立功的人,外如于烈、于忠这种禁军将帅,内如赵修、茹皓之类列入《恩倖传》的左右近侍。信任身边的人,信任与自己有较久联系的人,是宣武帝的一大特点。即使是纯粹的文臣儒生,他也更看重那些跟他“有旧”的人。比如,太和末年他还是太子时,孝文帝派在东宫带他读书的“侍读”之臣中,有一个孙惠蔚。据《魏书·儒林传》,孙惠蔚二十多年“久滞小官”,直到宣武帝亲政。传文说:“世宗即位之后,仍在左右敷训经典,自冗从仆射迁秘书丞、武邑郡中正。”这里“即位”其实是说“亲政”。[插图]宣武帝有权提拔孙惠蔚,在他亲政之后。从此孙惠蔚飞黄腾达,荣任儒生文士无不垂涎的黄门侍郎、著作郎、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尽管“才非文史,无所撰著,唯自披其传注数行而已”。《魏书》非常隆重地总结道:“魏初以来,儒生寒宦,惠蔚最为显达。”值得注意的是,孙惠蔚长期在宣武帝身边所“敷训”的“经典”,并不都是儒经,还包括宣武帝更倾心的佛经。传文云:“先单名蔚,正始中侍讲禁内,夜论佛经,有惬帝旨,诏使加‘惠’,号惠蔚法师焉。”宣武帝崇佛,身边各类人物必定也都跟风礼佛,世代业儒者亦不能免。不过孙惠蔚小名陀罗,可见出自信佛家庭,他跟宣武帝一起名义上读儒家经典,实际上讨论佛教经论,或久已如此。这样的讲经场合,在宫内的老尼慈庆很可能也会参加。对宣武帝而言,慈庆是跟母亲有关的温暖记忆的一部分,如同遥远的故乡。只是慈庆年老且已出家,宣武帝对她不好在名位上有所奖答,而对其他那些背景差不多的人,他的感念方式自然一定是官职名位。

4页 / 

17

漫长的余生

《漫长的余生》

作者:罗新

罗新其他作品: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漫长的余生》简介:

公元466年,宋明帝刘彧与在寻阳称帝的侄子刘子勋二帝并立,内战几乎波及刘宋全境,继而演变为与北魏之间的战争。生于南朝中层官僚家庭的王钟儿,被迫卷入,家破人亡,两年后被掠为平城宫的普通宫女,时年三十岁。可是,她的命运却偶然地与“子贵母死”制度发生了联系,意外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先后以宫女和比丘尼的身份成为抚育两代皇帝的关键人物,竟在北魏宫廷生活了五十六年之久。... (更多)

投稿有关《漫长的余生》的语录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