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设法把老照片放置在新脉络中,来重新编排老照片,已成为图书业一大生意。一张照片仅是一块碎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系泊绳逐渐松脱。它漂进一种柔和的抽象的过去性,开放给任何一种解读。一张照片还可以被当作一句引语,使得一本摄影机变得像一本语录书。以书本形式收录照片的一种愈来愈普遍的做法,是干脆给照片配上引语。嗜好引语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嗜好。是以,本雅明是一个热情的引语搜集者。汉娜阿伦特在她那篇几句灼见的关于本雅明的文章中,谈到,“他最大的特点,莫过于永远随身携带的那些黑封面的小笔记本,他孜孜不倦地以引语的形式,把每天生活和阅读中所得,像珍珠和珊瑚一般记录下来。有时候他会挑一些来大声朗读,像稀罕而珍贵的收藏品那样出示给人看。”搜集活动一向是有欠考虑、不可避免具有破坏性的,但如今世界早已踏上成为一个庞大采石场之路,收藏家则成为一个从事虔诚的拯救工作的人。摄影师不仅让自己肩负记录消失中的世界的任务,而且还受雇于那些加快其消失的人。(早在1842年,法国建筑的不屈不挠的改善者维奥莱-勒-杜克在着手修复巴黎圣母院之前,就曾先委托摄影师用达盖尔银版法拍摄了一系列该建筑物的照片。)“更新旧世界”,本雅明写道,“是收藏家努力去获取新事物时最深层的渴望。”透过相机之眼,阴郁的工厂大厦和广告牌林立的大街看上去就像教堂和田园风景一样美丽。以现代口味而论,应该说美丽才对。别忘了,是布勒东和其他超现实主义者发明了把二手商店变成前卫品味的殿堂,以及把跳蚤市场升级为一种美学朝圣仪式。超现实主义拾荒者的敏锐,被引导去在别人眼里丑的,或没趣的,和不重要的东西中发现美——小摆设、幼稚或流行的物件、城市的瓦砾。虽然一些被视为个人物件的照片具有重要艺术作品的尖锐而可爱的重力,但照片的扩散终究是对庸俗作品的肯定。摄影那超流动的凝视使观者感到惬意,创造一种虚假的无所不在之感,一种欺骗性的见多识广。一...

热门推荐

1、指出有一个地狱,当然并不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把人们救出地狱,如何减弱地狱的火焰。但是,让人们扩大意识,知道我们与别人共享的世界上存在着人行邪恶造成的无穷苦难,这本身似乎就是一种善。一个人若是永远对堕落感到吃惊,见到一些人可以对另一些人施加令人发悚、有计划的暴行的证据,就感到幻灭(或难以置信),只能说明他在道德上和心理上上不是成年人。 2、本雅明回忆童年时代和母亲散步时的倔强,母亲会把无关紧要的行为内容变成对他实际生活能力的测试,因而强化了他本性中笨拙无能(“到今天我都不会煮咖啡”)和极其倔强的层面。“我比实际上似乎更迟钝、更笨拙,也更愚蠢的习惯源自这样的散步,这样的习惯具有一种随之而来的极大的危险性,即它会使我认为比我实际上更敏捷、更灵巧,也更精明。”这一顽固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进入我视野中的东西我好像连三分之一都看不到”。 3、美——以及对美的关心——是会带来限制的。 4、把他们的苦难拿来跟另一个民族的苦难并列,等于是互相比较(谁的地域更糟糕?),从而把萨拉热窝的殉难贬为一个例子而已。 5、人类无可救赎地留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老习惯未改,依然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 6、一个人若是永远对堕落感到吃惊,见到一些人可以对另一些人施加令人发悚、有计划的暴行的证据,就感到幻灭或难以置信,只能说明他在道德上和心理上尚不是成年人。
苏珊·桑塔格

原作者:苏珊·桑塔格

苏珊·桑塔格作品: 《同时》 《在土星的标志下》 《关于他人的痛苦》 《重生:桑塔格日记和笔记》 《恩主》 《心为身役》 《重点所在》
苏珊·桑塔格简介: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美国文学家、艺术评论家。她的写作领域广泛,在文学界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著称。著作主要有《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论摄影》等。2000年,她的历史小说《在美国》获得了美国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s)。除了创作小说,她的创作了大量的评论性作...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