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人不外乎是他自己行动的总和,也无非是他自己的一生。 在萨特一文发表的同一年,波伏瓦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也出版了。对两部作品对照之后,不难看出这位女作家的用意。波伏瓦在欧美两洲历史中选择了这些事件,用一个悲剧性的神奇人物贯穿古今,亲身参与和冷眼旁观,无疑是以小说的形式来阐明同样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说,萨特凭说理,波伏瓦借形象,共同参加了当时文坛和哲学界的一场论战。《人都是要死的》是《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艺术注解。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又译做西蒙·波娃,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