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
杰克山戴着它一千英尺高的岩石帽子,俯视着有一百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冰原;肉桂涧宛如一只披着苏格兰雾的猛禽;沙尔85在金牛角山的苍凉中迷失了行踪。我的油灯在无限中燃烧。“可怜凡夫俗骨啊,答案是不存在的。”我终于明白了。我已经不再知道些什么,也不在乎,而且不认为这有什么要紧的,而突然间,我感到了真正的自由。之后就会来了些冷得死人的早上,我会生火,戴着有护耳的帽子劈些柴,然后懒洋洋地待在室内,任由冷冰冰的白雾把我包围。山脉间又是雨又是雷,但那都不关我的事,因为我只要坐在火炉前面看杂志就行。到处都是像雪一样冷冽的空气和弥漫着木烟的味道。最后,雪来了,像裹尸布一样从加拿大那边的贺祖米山旋卷而来。……之后,风就起了,把又黑又低、像是来自锻铁炉的乌云,驱过长空。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杰克·凯鲁亚克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一九二二年三月十二日,凯鲁亚克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母为法裔美国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当地天主教和公立学校就读,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结识爱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垮掉的一代”。 凯鲁亚克大学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并辗转于美国海军和商用航运公司等处。一九五○...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