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
很有可能,语言本身就是无意识的甚至无稽的,但这种无意识却总是在搭建人间的各种秩序。这和我们在讨论重复问题时的最终归宿一样。文学的理解在终极时刻,往往会进入对于语言本身的琢磨。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张秋子
张秋子,云南昆明人,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比起“教外国文学的”或“专业读者”,更想做“向绝大多数人打开文本的人”。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