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最聪明的两个人是须菩提和如来,前者授“术”于孙悟空,后者则告诉他“术”的局限,天地之广阔,形成对時与辩证。但这两个高人好像都不亲自参与征服世界、不具体地去拯救劳苦大众,他们任由摆不平的世界继续维持动态的流变,产生矛盾、并自然化解,他们鸟瞰众生不安于室、又重蹈覆辙,从人间选取普度之人。 《西游记》中,在面对种种“厄”象之时,取经人逐渐修正着自己对于西行行为的认知。然“释厄证道的现代用语,正是意义的追寻或生命的解脱”,《西游记》要为这种觉悟作传,意图非常明确。“释厄”的过程,需要取经人自去和自然界的无常与困苦做对抗,又需要他们从对抗中获得自上而下的最终和解。这已经不单是说几个历险故事,通过降妖除魔、惩恶扬善的行旅活动所能承载的内涵了。踏上取经之路后,开篇炫目的世相图景也逐渐进入到规整的叙事秩序中。《西游记》在论证“释厄”的同时,也在不断触及关涉人的无能与超越。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无能”是十分重要的,意识到“无常”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