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很多很多“寻母”“救母”的故事传说,最动人的不是劈山的瞬间,而是牵挂。我们念念不忘的,是与母体的情感联结,是我们探寻自身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时阻力最小的路。“牵挂”背后,还有一层深意是对于“被弃”的否认。我们找母亲确认自己没有被抛弃这件事,似乎要比找父亲更有安全感一些。这似乎也在暗示我们,失去母亲的庇护,人才能走人真正的历练。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张怡微
张怡微,1987年出生,上海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中文系文学写作专业硕士毕业,现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班。曾获全国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3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第二届“两岸交流纪实文学奖”佳作奖、第十五届台北文学奖散文首奖。作品有散文集《怅然年华》,小说集《青春禁忌游戏》《梦醒》《时光,请等一等》等。2004年获得全...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