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
如果一个小动作就可以战胜所有的“好听话”,我们为什么还要不停说话;如果一个眼神就足以产生鼓舞、勉励的强力,我们为什么还要苦苦修炼如何去说“爱”。像周作人说,“我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真的深切的感情只有声音、颜色、姿势,或者可以表出十分之一二,到了言语便有点儿可疑,何况又到了文字”。可疑是普遍的,言语是怯场的,虽然它也曾翩然来过。这才是文学的真相。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张怡微
张怡微,1987年出生,上海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中文系文学写作专业硕士毕业,现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班。曾获全国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3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第二届“两岸交流纪实文学奖”佳作奖、第十五届台北文学奖散文首奖。作品有散文集《怅然年华》,小说集《青春禁忌游戏》《梦醒》《时光,请等一等》等。2004年获得全...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