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遗风在醉人

人的年纪越长,似乎就越爱追寻旧时滋味的淳朴。某一处风景虽然初次相遇,却仿佛曾经亲历,它始终埋藏在你心里,从来不曾移动,永远无法抹去。又是你又会觉得与她相见很晚,心中一直在期待的画面,最后真的出现在眼前,简直是缥缈的启悟。每一个移民城市最大的特点,便是他长年的漂泊无定内化与人民内心中的那份偏执的清醒与温情的妥协。那些美好的声音曾是我少年时捧着收音机最最无悔的守候,时光也在马不停蹄的奔跑中将生活的艰辛彻底地交予每个人手中。路过捷运站门口,与一个有一个连绵不绝的陌生人擦肩而过,无论清晨日暮,多少有了抽象的意味,就仿佛成长之于蓬勃的少年,多少有些冷却的姿态。习以为常,是越来越平淡的爱,催生着自然而然的健忘。内外之别,优势超越语言,就仿佛我所眷恋的这片地域,非常可能,也是别人逝去的往昔。人与景的关系很是微妙,又是为了一个情节,实现了以后却感觉寡淡;有些被嫌弃烂了,倒会因为时地于人心,令人牵挂。春季的雨缠绵得很,这与秋日东北季风来袭的那种苍茫之感弯曲不同,它只是很难停歇的样子,如泣如诉,唠唠叨叨,仿佛有很多衷肠,句句都是真谛。心中是冷冽明白的,尤其在异乡,更是容易调动故土不便过问的情愫。这边是旅行的真意,有一种短暂的灵魂出窍之感,说一些颇具沧桑的话。反正,记得伤痕还是忘却伤痕都一样地教人难受。漠漠茫茫间,有时会比清晰的世相容易令人感知平安。关于在地,人们有太多话要对异乡人说。这两座城市最大的特点,便是活在外人心里,是一番光怪陆离的幻影;活在自己,又是一派真实到破皮露筋的样貌。看到了就是看到了,来了就是时刻的准备,走了也不知道何时相见。相逢却因此而变得更加疏淡柔情。有熟知,又保留陌生。若有人在异乡的时地,在静谧的夜晚,柔柔地对我说这样的话,我大约是会有冲动到想要哭一哭的冲动的。露桥闻笛,年去岁来。小的时候是不懂的,小的时候眼睛里看到的只是人面,现在则更愿意多看...

热门推荐

1、正是经历了西行的磨练,孙悟空才逐渐悟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只有到了此时,孙悟空才真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超越了生死的心魔,进入到永生之境。此中所悟之道固然是佛理,但也可通达俗世。我们每个人在生命之途中难道不也想超越“小我”,求得终极关怀意义上的“放心”吗? 2、但我从来没有流连过这陌生人所经营的生计,我觉得他们是风景,生生不息,却遥不可及。路过捷运站口,与一个又一个连绵不绝的陌生人擦肩而过,无论清晨日暮,多少有了抽象的意味,就仿佛成长之于蓬勃的少年,多少有些冷却的姿态。我努力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旅居,有一点辛苦、黯然,却没有什么不好。眼前的这一些人,更因为接近生活打拼与辛酸,才显得兢惕励志 3、“善恶到此难瞒不必阶前多叩首;瑕瑜从来了彻岂容台下细摇唇。”然而人间就是能瞒,就是可容,青山多障碍、水中多变幻,怎样…… 4、在上海,我出生于工人新村,从小到大,我住过三个工人新村,至今都是住在新村里,但能表现上海工人阶层日常生活的文学作品是很少的。只要说到上海,人们想起的都是旗袍、背头,老洋房、石库门,但这些意象我都很不熟悉,我也是看来的。和我一样经历的上海年轻人还有很多,我们的父母有的是知青、有的是支内,有的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国淘金,像我的父亲是海员,海上的工人,我们一起成长起来的工人的后代们当然会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自己对父辈的认识,我们有自己的审美、自己见过的一生一世。这些成长、变迁的故事是我最熟悉的,但我同时也知道,我们的父辈即使费一生辛苦也很难在文学上代表上海。所谓“细民”的“盛宴”,我就是细民中的一员,而所谓“盛宴”,不过是我所见过的婚丧嫁娶的团 5、时光也在马不停蹄的奔跑中将生活的艰辛彻底地交予每个人手中。 6、清汤寡水,也好过遗忘;历历在目,总好过失明。
张怡微

原作者:张怡微

张怡微作品: 《新腔》 《我自己的陌生人》 《细民盛宴》 《情关西游》 《樱桃青衣》 《因为梦见你离开》 《哀眠》
张怡微简介:

张怡微,1987年出生,上海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中文系文学写作专业硕士毕业,现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班。曾获全国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3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第二届“两岸交流纪实文学奖”佳作奖、第十五届台北文学奖散文首奖。作品有散文集《怅然年华》,小说集《青春禁忌游戏》《梦醒》《时光,请等一等》等。2004年获得全...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