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因此晓原常常惊讶于自己的铁石心肠,或者她根本不愿意承认,也无法面对这个冷酷的自我。认可白进入自己的生活是错误,白的存在方式也是错误。一种柳条或者浮萍般的存在,在随波逐流的形态中发出持久的哀叹,而他认为这便是美,反复告诉晓原,在某个他们无法说清的地方,在此刻两人漫长的疲惫中,包含着另一个真正闪光的姿态。美是毫无意义的啊。晓原确凿地想,柳条也好,浮萍也好,随波逐流的形态虽然具有美感,哀叹之歌也可以动听,但如果在人生中如此践行,只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不幸。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周嘉宁
周嘉宁,1982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英语文学翻译。现任《鲤》书系文字总监。 著有短篇小说集《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长篇小说《荒芜城》等。 译著包括《红丝带》(Emma Donoghue著)、《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Miranda July著)、《写在身...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