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确信自己具有的品质,我们是不需要他人来证实的,但如果别人对我们所声称而实际并不具备的品质表示怀疑,我们就会极端敏感小气。如果患者注意到了真实的自己,和理想化的意象相比,这真实的自己就会相形见绌,显得卑劣低下,患者便表现为自我贬责了,这样的自我藐视产生的自我形象,与理想化意象一样,与真实的自我有很大距离。所以,我们可以恰当地称之为贬低的形象。一个人把什么东西看作自己的缺点和过错,这取决于他自己接受什么和拒绝什么。然而,在类似的文化条件下,基本冲突的哪一方面占了上风,这才是决定因素。例如,屈从型并不把自己的恐惧和软弱看成缺点,而攻击型却会把这类感情当作是可耻的,应该掩藏起来不让自己和别人看见。屈从型将自己的带有敌意的攻击倾向看成是大过,攻击型将自己的温和举动看成是可鄙的软弱。被患者认为是缺点并加以拒斥的东西,就是那些与占优势的对他人的态度不相协调的东西。他的冲突是以如下方式给“消除”的:那些实际上相互干扰并妨碍他实现自己的潜在可能性的驱力,被他抬高进入抽象的完美之中,在他眼中变成一个丰富的人格的几个相互协调的方面,它们所代表的基本冲突的三个方面被孤立在构成他的理想化意象的三个角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