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
在传统或者通俗的文学作品中,作家会有意识地贴近读者,从读者的角度进行模仿和构思,以此获得一种认同。索尔·贝娄道出了真相:“作家无法确保他的全部读者都像他自己那样看问题,因此,他试图规定一个观众。借助于假设出所有人应该都能理解和赞同的东西是什么,他创造了一种人性,一个由希望和现实按与他自己的乐观主义程度相同比例组成的人性的替身。”简单地说,作家与读者看似双向的共情或者共谋关系里,其实一直是以作家的控制为主导的,他通过用最贴近读者情绪与理解的手段,规定了观众的好恶。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张秋子
张秋子,云南昆明人,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比起“教外国文学的”或“专业读者”,更想做“向绝大多数人打开文本的人”。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