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余生

罪人家庭女性“没奚官”时,常见母女同行,特别是母亲带着幼年女儿入宫,王僧男就是如此。据墓志,僧男祖父王觥、父亲王那分任安定太守和上洛太守,显然是安定的地方豪家,墓志所谓“地华泾陇,望带豪胄”。王那“以雄侠罔法”,招致杀身之祸,“唯男与母,伶丁荼蓼,独入宫焉,时年有六”。王僧男生于文成帝兴光元年(454),可知王那陷法在太安五年(459)。六岁的王僧男跟着母亲进入奚官,开始了她长达六十二年的宫女生涯。王僧男墓志记录了针对幼年宫女的学校教育制度(宫学),在这种学校读书的宫女成为“宫学生”。墓志说王僧男“聪令韶朗,故简充学生”。很可能,幼女随母入宫的情况相当普遍,后宫为其中适合读书者开设学校,以培养有文化的宫女。墓志说僧男“惠性敏悟,日诵千言,听受训诂,一闻持晓”,竟是一个读书种子。这是她能够“超升女尚书”的原因,而她在这个职务上“能记释嫔嫱,接进有序,克当乾心,使彤管扬辉,故锡品二”,似乎工作内容是安排皇帝接御妃嫔。

热门推荐

1、未来也许并不完全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但是如果没有我们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这未来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是我们更加无法接受的样子。历史会影响我们的未来,但是真正决定未来的,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当前的立场、意志和选择,以及我们的行动。 2、西方史学又把现代历史学诞生之前的传统历史学家称为古董学家(antiquary)。 3、陈侃理指出,《史记》版叙事起于楚人反秦时的政治宣传,“胡亥不当立”的说法遂与汉朝的法统发生关联,自然为《史记》所取,其他说法慢慢消退,终至湮灭。 4、历史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是从已有的历史当中生产出新的历史来。 5、而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积极的遗忘,是出于某种目标,主动地、有意识地切断与过去之间联系的遗忘。焚书、文字狱、删帖、屏蔽敏感词或禁言,就是要造成一种主动的遗忘、一种强制性的遗忘。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样的遗忘是有历史学意义的。 6、历史给拥有好奇心的人提供“替代性经验”,我们在想象中经历前人的经历。历史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我们自己。有一句著名的话: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往昔乃是异乡)。访问过去好比访问外国(异乡),那里的人们跟我们有点像也有点不像,观察他们可以增加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历史是揭示人性的,但不是通过抽象的哲学方式,而是通过让我们经历他人的经历,认识我们共有的人性。
罗新

原作者:罗新

罗新作品: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罗新简介:

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2009)、《黑毡上的北魏皇帝》(2014),著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2018)。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