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张方平是苏轼人生转折中的第一个贵人,他引路的方向和高度,决定了苏轼后来的平台和资源。以中国人的师生情谊论,说苏轼是张方平的门生,也不为过。且张方平几十年如一日地关注、关爱苏轼,这才是最令人感动和感怀的。

标签: #随笔 #心语 #摘抄

热门推荐

1、世间万物,芸芸众生,不同来处,各自去处,珍惜当下,安然即好。 2、“轼”和“辙”。轼乃车子设在车厢前供人凭倚的横木,车无轼则坐车不适,车无轼则不成完整的车,车无轼则屏障全无,使人失去安全感。这轼横在车上极其明显,亦不可或缺。而辙则指车轮行迹,也指行车路线。车行留辙,轨迹顺应,辙无关车的平安祸福,却如影随形,它承载了车的历史过往,被烙印下生命的痕迹。 3、入则不负使命,出则安身立命,在出入之间,他总能潇洒转身,安放好灵魂,摆放好姿态,喂养好精神。有人认为苏轼达观、知足、天真,是因为他总能在纷繁复杂中认识自己、做好自己,找到自己、坚持自己。 4、王维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心无滞碍,山间的桂花,或娉婷,或袅袅,或优雅,它们风情自若,或衣袂飘飘,或款款深情,或涓涓轻盈,它们会在每个夜凉如水的清净澄明里,与之对视、私语,耳鬓厮磨地纠缠与抚慰,让人心生清朗、静笃之感。 5、她让他在颠沛流离中有家的温暖,她让他在失意落魄时有情的滋养,她让他在动荡不安时有爱的港湾。闰之在,家就在。闰之在,家很暖。闰之在,轼心安。 6、张方平是苏轼人生转折中的第一个贵人,他引路的方向和高度,决定了苏轼后来的平台和资源。以中国人的师生情谊论,说苏轼是张方平的门生,也不为过。且张方平几十年如一日地关注、关爱苏轼,这才是最令人感动和感怀的。
江晓英

原作者:江晓英

江晓英作品: 《静下来,找回初心》 《月若有情月长圆,最痴不过张爱玲》 《苏青:风从海上来》 《林徽因:民国最美的女神》 《最好相思不相负》
江晓英简介:

江晓英,笔名紫翘,四川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月若有情月长圆 ,最痴不过张爱玲》《林徽因:民国最美的女神》《苏青:风从海上来》《不为回首 只为阑珊》《山水问君心:中国古诗词中的山水世界》等。在二十多家平面纸媒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作品百余篇。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