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盛衰原因论

罗马盛衰原因论简介

《罗马盛衰原因论》一书中阐述了作者孟德斯鸠的社会理论,按照孟德斯鸠的历史编纂学的观点,古罗马的兴起和衰亡是由它的政治制度的优劣和居民风俗的善恶决定的。

本书著者孟德斯鸠(1689-1755年)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本书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在这本中他第一次概略地阐述了自己的社会理论,按照孟德斯鸠的历史编纂学的观点,古罗马的兴起和衰亡是由它的政治制度的优劣和居民风俗的善恶决定的,孟德斯鸠和所有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一样,他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的社会思想对于当时封建、反君主专制的斗争是有积极作用的。

书后附有孟德斯鸠的另一重要论文:《论趣味》。

罗马盛衰原因论 名言/名句/语录

君士坦丁堡的人民永远是分成两派的:“蓝派”和“绿派”。这两派是从观众在剧场中对某些优伶的不同程度的捧场而产生出来的。在跑马场里,穿着绿衣的驭者和穿着蓝衣的驭者争夺黄金。观众每个人都是热狂地参加到一派里面去的。帝国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这两派,它们按照城市的大小,这就是说,按照一大部分人民的闲散程度,相互间进行着不同激烈程度的斗争。 奥古斯都的一切行动,他的一切命令,显而易见目的是在于建立君主制度。苏拉放弃了独裁的大权;然而,在苏拉的一生中,甚至在他的残暴行为中,人们都看得到一种共和的精神。他的一切命会,尽管是执行得十分残暴不仁,结果总是在于保持某种形式的共和。急躁的苏拉用暴烈的办法把罗马人引向自由;奥古斯都这个狡猾的暴君却用温和的办法把他们引向奴役。在苏拉的统治之下,共和国恢复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大家却都呼叫着暴政;在奥古斯都的统治之下,暴政加强了,但是人们谈论的却只是自由。 后人对他的估价,和对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好或者是坏都会受到命运的任意摆布。任何一个国王如果他为后来占了统治地位的党派所战胜,或是他想消除掉留在他身上的偏见的话,那他的名誉总是要遭受捐害的! 早期罗马人中间的神职人员并没有从公民社会中被排除出来,而且可以在其中担任职务,但他们却不关心它的事务。当基督教确立起来的时候,同世俗事务更加隔离的神职人员,就稍稍地干预世俗的事务了;但是,当帝国陷于衰颓,只有僧侣才是神职人员的时候,这些由于一种特殊的誓愿而必须逃避和害怕世俗事务的人们,却利用一切机会来干预这些事务了。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