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后代

致后代简介

《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完整呈现出布莱希特诗歌创作全历程,为国内首次全面译介。

布莱希特是“史诗剧”的创立者。但他作为诗人的地位一点也不比作为剧作家的地位低。奥登就非常推崇作为诗人的布莱希特,仅凭布莱希特已出版的少数诗歌,就把他列为影响自己的十多位诗人之一。

布莱希特以朴素语言,平民视角,以及社会关注,对所处的时代和生活其中的人类状况做出生动的反应,创造了全新的政治诗歌。

在他的诗中,抒情完全消匿于诗的宗旨背后,这种现代诗,被视为德语诗歌语言的伟大革新,已成为当代德语诗歌极其重要、无所不包的典范。

甄选布莱希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呈现其诗歌创作全历程:早期诗和早期城市诗(1913—1925),城市诗(1925—1929),危机时期(1929—1933),流亡初期(1934—1938),最黑暗的年代(1938—1941),美国时期(1941—1947),...

致后代 名言/名句/语录

关于布莱希特诗歌中的政治和社会关注,以及他最终走向共产主义对他的诗歌的影响,丹尼尔·魏斯博尔特为其主编的诗选《幸存的诗歌:战后中欧和东欧诗歌》所写的布莱希特简介,有颇为扼要的概括。他说,布莱希特把其早期诗集《家庭祈祷书》形容为“旨在供朋友们实际使用”,这已经暗示一种反叛,反叛传统诗观;这种传统诗观认为诗歌是某种远离或高于一般人类问题的事物,而不是人类问题的有机部分。另一方面,这也可被视为同时敞开了通向宣传性和教育性的功利主义之门,在原则上离后来的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官方文化意识形态已经不远。“但在实践中,布莱希特基本上能够做到保持客观,而不是简单地紧跟党的路线,而这无疑得益于他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诗歌是一种公共诗歌,但是它相对地不受众多所谓的政治介入诗歌那种虚张声势的性质的约束。布莱希特长期以来对去除诗歌神秘性的关注,使他得以抵制教条最乏味的效应。他的头脑从未丧失清醒,尽管他直到最后也对东欧的社会主义前景保持某种乐观主义,这种乐观主义使得他在东欧以及西方毁誉参半,尤其是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的冷战气氛中。也许这种清醒,正是他留给他的战后继承者们最有用的遗产。” 我看见很多朋友,包括我最爱的那位朋友,无助地沉入我每天经过的沼泽里。而下沉并非发生在一个早晨之间。常常是历时数周;也因此更可怕。还有关于我们一起长时间谈论那片已经吞没很多人的沼泽的回忆。无助地,我望着他,向后仰着爬满水蛭,在那微微发光轻柔移动的黏泥里:下沉的脸上露出令人心寒的幸福微笑。 你身上曾经有一只老虎的潜能,但你最好还是和这类野心说再见。 21我看到老师们,那些可怜的鞭打者,把自己的形象强加给年轻人。他们向国家拿工资就是因为这个。不这样就得挨饿。你责怪他们?闭嘴吧!22我看到踏入青春期的孩子,看上去像六岁,讲话像七十岁。这就是人生,我说。对那个隐含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我回答:啊哈,这下你把我难倒了。23教授们用威严的说辞来容忍逼他们就范的暴徒用经济危机的谈话来包装犯罪谁也不能说他们比我的预期更坏。24学问除了增加我们的知识也平添我们的苦恼,它值得像宗教那样受尊重,因为宗教增加无知并没有减少受尊重。25就此打住。牧师们与我关系密切。他们在战争和屠宰中守护我们头上那柱信仰爱和仁慈的火焰:这足以无愧于他们的名字。26我看到一个崇拜上帝又牟利的世界,听到饥饿高呼:给点什么!看到两根粗短的手指指向上苍。就说:原来是你啊,那里一定有点什么。27我的朋友格奥尔格·格罗茨笔下头尖如子弹的人——你从他的画里知道他们——看上去好像就要把人类的喉咙割开。对他们的计划我赞成又信赖。28我看到杀人者,还有受害者,并且,虽然没有勇气但不乏同情,看到杀人者挑选受害者,于是叫道:我衷心赞成!29我看见他们来了,看见屠夫齐步前进,很想大吼一声“住手!”,但鉴于同时我知道他们的特务就在我身边盯着,于是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对他们大喊:“嗨尔!”30由于贫困和卑劣使我寒不胜寒,我的笔静默了;时代在前进然而你那肮脏世界里所有的肮脏,我知道,也包括我赞成。嗨尔 是纳粹敬语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