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简介

卡尔维诺从三个方位写这本书:作家、读者、批评家。就其观点的成熟度而言,他这时已来到生命的最后期。作为作家他有特别的阅读需要,作为读者他有极大的好奇心和胃口,作为批评家他有独特的眼光和行文。三者结合起来使他写出这本高密度的小书:几万字即能纵横古今世界文学,梳理一条条綫索, 把不同倾向不同风格的作家一串串连接起来,使我们在文学的迷宫中豁然开朗,眼前一亮。

这本小书不是具体谈论某位作家某些作品,而是谈论不同作家的共通点和差异性。这些作家和作品都成了卡尔维诺阐述他的论点的例子,而他的论点又都是长年累月阅读这些作家和作品之后形成的。最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似乎综合了卡尔维诺自己在书中推崇的各个特色:既轻快又准确,既形象又繁复。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名言/名句/语录

Although science interests me just because of its efforts to escape from anthropomorphic knowledge, I am nonetheless convinced that our imagination cannot be anything but(italicized) anthropomorphic.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这一讲的题目。我认为,精确应该首先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作品的构思非常明确。二、视觉形象清晰,令人难忘。意大利语有个形容词,叫icastico,来自希腊语elKoτKoc(意思是栩栩如生),英语中没有这个词。三、语言尽可能精确,词语要准确,要充分表达各种思想与想象的细微差别。 从开始创作生涯那一天起,我就把写作看成是紧张地跟随大脑那闪电般的动作,在相距遥远的时间与地点之间捕捉并建立联系。 我认为,即使是不公开宣称自己是作家的人,在选择文学作品的形式时,也需要一种宇宙模式(即通用的神话图)。世界各国的文学在马拉美之后都追求这种几何图案。这个图案以现代科学的主调有序与无序为背景。在整个图案中宇宙变成了一团热云,不可挽回地陷入熵的漩涡之中。但是在这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内部,却存在一些有趣的区域。在这些区域里趋向出现一种形式,似乎能够看出一种图案,一种透视图。文学创作即是这些区域之一,在其内部生命呈现出某种形式,具有某种不固定、不明确的意义。这个意义不像僵化的岩石,而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诗歌最仇视偶然性,虽然它也是由偶然性繁衍出来的。但诗歌知道,偶然性最后必然会被战胜。“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本世纪最初几十年在绘画艺术中产生后来蔓延到文学中来的各种逻辑、几何图形与形而上学的创新方法,应该用上面那个观点来重新进行评价。如果把晶体作为一面旗帜,那么一些国家中许多看来不一样的作家都可以集中到这面旗帜之下,例如法国的保尔•瓦莱尔,美国的沃莱斯•斯蒂文斯,德国的戈特弗里德•贝恩,葡萄牙的费尔南多•佩索亚,西班牙的雷蒙•戈麦斯•德•拉•赛尔纳,意大利的马西莫•邦腾佩利,阿根廷的博尔赫斯,等等。晶体具有精确的晶面和折射光线的能力,是完美的模式,我一直以为它是一种象征。当我知道晶体的产生和生长与简单生物体的产生和生长极其相似时,我对晶体的喜爱变得更加强烈了,认为它就是生物与矿物之间的一座桥梁。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