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一

小于一简介

《小于一》是布罗茨基的第一部散文集,展现了他对文学、 政治和历史等各领域的全面兴趣。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小于一》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自传。本书收录了布罗茨基评论诗歌与诗学的最卓越的散文作品。不可避免,《小于一》中也谈到了政治。这些散文是对历史和当今时代的深刻沉思。本书也是一部私人回忆录。用作书名的散文《小于一》和压卷之作《一个半房间》,是布罗茨基为自己的故乡城市和双亲谱写的颂歌——或者说哀歌。

1986年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经典散文集

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先生历时三年精心译成

独家引进,简体中文版全译本在中国大陆首次面世

东西方兼容的背景为他提供了异常丰富的题材和多样化的观察方法。该背景同他对历代文化透彻的悟解力相结合,每每孕育出纵横捭阖的历史想象力。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本...

小于一 名言/名句/语录

曼德尔施塔姆那个时期的诗歌利用了词语本身的所有语音力量和暗示力量,来表达时间流逝那放慢、粘滞的感觉。由于他成功了(而他总是成功的),其结果是读者意识到词语,以至词语的字母——尤其是元音——都几乎是时间可感可触的载体。 怀有真实或虚假的热情和献身精神的年轻新贵到头来往往会提高公众的犬儒主义水平。回顾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犬儒主义是社会进步的最佳码尺。因为新独裁者总是采取伪善和残暴的新混合。有些更热衷于残暴,另一些则更热衷于伪善。 很自然地,这类诗是不能发表或出版的,甚至也不能写下来再重新打字。他们只可以被作者本人和另外约七个人背熟,因为她也不能信任自己的记忆。时不时地,她会私下会见某个人,然后请他或她背熟这辑诗或那辑诗,作为一种库存手段。这种谨慎绝非过度:人们会因为比在一片纸上写几行字更小的事情而永远消失。此外,她更担心的是儿子的生命而不是自己的生命,他在劳改营里,而她绝望地努力了十八年,试图使他获释。在一小片纸上写几行字可能要付出惨重代价,更多是对他而不是对她,因为她能失去的,就只剩下希望,也许还有理智。 当一个有远见的人碰巧是个皇帝时,他便会无情地行动。彼得一世为了实现其工程而诉诸的手段,最好也只能被定义为征用。他对所有的事物和所有的人课税,强迫他的子民与土地作斗争。在彼得得统治时期,一名俄罗斯皇帝的子民,选择有限,差不多是要么应征入伍,要么被派去建造圣彼得堡,并且很难说哪一个选择更致命。数以万计的人在涅瓦河三角洲的沼泽中变成无名鬼魂,这个三角洲的岛屿享有类似于今天古拉格群岛的声誉。不同之处是,在18世纪,你知道你在建造什么,而且最后还有机会获得临终圣礼,以及墓头有一个木十字架。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