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简介

本书为中篇小说。初写于1974年,定稿于1979年。北岛唯一发表的小说。小说讲述文革中一对青年的爱情和几个人物的故事。无论是爱情本身的凄婉与苦涩,还是非脸谱化的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复杂性,抑或是叙事角度的快速切换、大量使用人物对话等等,都显现出这篇小说远超出时代的早熟与“现代”。著名批评家李陀的长序,对小说的把握高屋建瓴,鞭辟入里,是近年非常难得的文学批评佳作。

波动 名言/名句/语录

秋天来了,树叶飘落,像春日里懒洋洋的花朵一样大片大片飘落。这是摹仿,拙劣的摹仿,正如镜子里的火焰那样,只有热情没有热度,永远没有,却要频频摇摆那血红的屁股……到处都是落满灰尘的道具,甚至连人们也成了道具的一部分,笑的永远在笑,哭的永远在哭…… 雨丝在玻璃窗上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细线 生活已經不在這間屋子裏不在我身邊我變成了一個生活的旁觀者沒有什麼激情能夠打動我這太可怕了也許生活的意義就在於使你不斷失去曾經有過的一切:幻想愛情自信勇氣⋯⋯最後是生命人總不能什麼都看生活也正是教會人們去看什麼不去看什麼[林東平] 或者指向汪洋大海一般的广大农民,但是既然“二战”以后在西方崛起的“新中产阶级”,还有今天在中国改革中新鲜出炉的更加青春的“中产阶层”,都已经是公认的新现实,那么,是不是有必要对当代小资产阶级有新的论述?是不是可以把与当代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产阶级,看作是今天小资产阶级的主体?看成是一种新兴的小资产阶级?是不是有必要把所谓的中产阶级社会直接、干脆地看作是全球化过程催生出来的新的小资产阶级社会?当然,如此看待今天的小资产阶级,有个很大的麻烦:这必然会与以往那些有关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论述有尖锐的抵牾,但是,我以为应该更尊重现实,理论毕竟是灰色的。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