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与铁

太阳与铁简介

《太阳与铁》是三岛由纪夫晚期写就的长篇散文,也是其创作生涯中少有的自传性作品。在本书中,三岛用充满着象征意味的诗一般的语言,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他将自我的信念凝成太阳,而太阳是肌肉造型的外在荣耀,辉映着肌肉。铁则是肌肉内涵力量的形态。唯有经历过太阳与铁的修炼,肉体才能保持永恒的光辉,承担起所有的价值。《太阳与铁》是三岛由纪夫剖白内心思想与美学观的重要作品,也是解读他死亡之谜的关键文本。

本书另外收录三岛的文学回忆录《我青春遍历的时代》。

我经常重读《太阳与铁》,以便能更深层地探究三岛的内心。——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三岛由纪夫传记作者)

太阳与铁 名言/名句/语录

我记不清是哪个季节去造访太宰治的,只记得是在《斜阳》连载完的时候,大概是秋季吧。带我去的友人可能就是矢代静一及其文学伙伴、后来早逝了的原田吧,这我也记不太清楚了。 我多半是穿条纹布和服和裤裙,平日不穿和服的我之所以着这身打扮,是充分意识到是造访太宰治。 我把自我当做房屋时,我就仿佛围绕着这座房屋的果园。我既可以精心地耕耘这片果园,也可以置之不顾,让野草任意丛生。这是我的自由。不过,这种自由是一种不那么容易理解的自由,原因在于很多人都把自家的庭院称为“宿命”。 一个胸围一米多的男人是怎样感受围绕着他的外界的呢?我曾经将自己的一个认识目标放在了这个问题上。这对于认识而言,显然是一个无能为力的课题。因为,认识大多是以感觉和直观为线索拨开并进入黑暗的,而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的线索被全部剥夺,认识的主体在我这方,全面的存在感觉的主体则被转让给了对方。 可以试想,所谓胸围一米的男子的存在感,其本身必须是涵盖整个世界的全面性的东西。而这个男子作为认识的对象,对他而言,他以外的一切(也包括我)都需要变身为其感觉外界的客体。在这样的条件下,若不进一步使涵盖性的认识逆向行之,那么就无法把握其正确的形象。 起初语言是作为普遍的情感与意志的交流手段,而且如同原始货币那样,在一个民族之间到处流通无阻。它还没有被手玷污之前,是人们的共有物。因此,它又只能表现人们共同的情感。但是,随着人们开始逐渐将语言私有化、个别化,以及任意地使用之后,语言也就开始艺术化。……语言抓住我的个性,试图把我禁锢在个别性中,就像被成群的羽虱袭击似的。……再没有什么比语言艺术的荣光更异样的东西了。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