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里奇之死

伊凡·伊里奇之死简介

《伊凡·伊里奇之死》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伊凡·伊里奇从生病到死去这一段时间里所经历的一切,重点描述了他在肉体病痛和精神困惑的双重袭击下的挣扎和反思。作者使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具体言行的描述,形象而深刻地刻画出濒死者内心的感受,写出了人肉体毁灭与灵魂觉醒共同发生的情形,揭示了人类在生死问题的一些普遍表现,读来给人震撼。

伊凡·伊里奇首先是一个正常的人,人们说“他是一个好人”,其次是一个法官。应该说“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吃沙皇的饭,给沙皇当喽罗,借沙皇吆喝,大家都一样,混日子。而不幸患病,那种国家机器的冷漠无情才表现出来了。办公室里,“一听到伊凡·伊里奇的死讯,办公室里在座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一死对他们本人和亲友在职位调动和升迁上会有什么影响。”这与现在多么相似啊!家里呢,应该有温暖吧?也没有,妻子女儿尽了几分孝心,渐渐不耐烦了,甚至对病人吹胡子瞪眼睛。亲朋好友呢?与我们周围有时候差不多,问候几句,巴望几眼,准备办丧事。

在忍受了各种怀疑、难堪、恐惧、讨厌、折磨、疼痛之后,“他吸了一口气,吸到一半停住,两腿一蹬就死了。”一个俄国官僚的可怜的无奈的死亡。没有写官场的讨厌腐朽的伎俩秘籍。

伊凡·伊里奇之死 名言/名句/语录

他厌倦睡在床上,所以改睡在长椅上。他总是朝向墙壁躺着,独自为尚未解决的苦闷而苦恼。并且,独自思考着尚未解决的想法。“这是什么?这真的是死亡吗?”一旦这么问,体内的声音就会回答:“是的,没错。”“这种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一旦这么问,那个声音又会答道:“不为什么,就只是这样而已。”前方除了这个之外,其余什么都没有。 之所以要思考“人活着的意义”这样的问题,是为了在以后的任何时候(特别是死前)不让自己出现极度懊悔和彻底否认自己的情况。因为一个人价值观的崩塌是非常痛苦恐怖的事,而这样的崩塌如果越早,且由自己主动挑战、攻击和解构,就完全不一样。这样的做法是为了两件事,首先给自己更正错误的时间,其次是建立一个更牢固的地基。如果是由连自我挑战都经不起的价值观来主宰人生的话,那将会是一个多么脆弱和随意的人生啊。大概也正是因为此,苏格拉底才会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吧。 身居要职的乐趣在于自尊心的满足,社会活动的乐趣在于虚荣心的满足,但伊凡?伊里奇的真正乐趣却在于打牌。他认为,不管生活上遇到什么烦恼,那像蜡烛一样驱除黑暗的最大乐趣,就是同几个规规矩矩的好搭档坐下来一起打牌,而且一定要四人一起(五人一起打就很难有结果,虽然得装出很感兴趣的样子),认认真真地打(要是顺手的话),然后吃点夜宵,喝一大杯葡萄酒。打过牌以后睡觉,尤其是稍微赢一点钱(赢得太多也不好),伊凡?伊里奇觉得特别愉快。 铭记死亡将有助于灵魂的生活。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