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生命之书简介

本书是克氏教诲的精选,诸多内容内地读者都不曾接触。对于尚未领略克氏智慧之光的人而言,它是最佳入门读物,深入浅出,完整详实。对于已经入门的读者而言,它是深化之书,厘清困惑,涤净烦忧。绝对值得再三阅读,细细品味。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劲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着?这时你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咫尺的细微声响。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

生命之书 名言/名句/语录

我们总是怀着恐惧和希望在听,我们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启蒙,而无法靠自己去觉察和理解。如果某个开悟的人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接受他;若是不能,我们又会继续寻找另一个能满足我们的人。因此大部分人所渴望的只是不同层次的满足罢了。但重点并不是去发现谁开悟了,而是要了解你自己。没有任何一个权威能够让你认识自己,缺乏自我认识,你是不可能解除无明和痛苦的。 我们总想在别人那里得到启蒙,而无法靠自己去觉察和理解。如果某个开悟的人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接受他。...... 因此,大部分人所渴望的只是不同层次的满足罢了。须知,没有任何一个权威能够让你认识自己,缺乏自我认识,你是不可能解除无明和痛苦的。 你不能借由遗世独立的修行来认识自己,也不能借由心理咨询,与僧人谈话或是阅读一些书籍来认识自己。自我认识很显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若想真的认识自己,就必须在行动中,互动关系里觉察自己。一个可以在追求美德的人是永远无法实现实相的,或许他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然而他绝不是一个通透实相,彻底了悟的人。一个有美德的人往往富有正义感,然而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是无法了悟实相的,因为美德对他而言只是一种自我包装或自我强化。一个真的想了解人生的人,不会渴望拥有信仰。一个有爱的人是没有信仰的——他只是去爱就够了。逃避恐惧——对空虚、孤独、停滞不动、没有成就、不能成为什么的恐惧——就是我们接受各种信仰或信念的理由。 学习不是一种累积,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觉察。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