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内心的旅程

追寻内心的旅程简介

《追寻内心的旅程:罗曼·罗兰自传》记录了作者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和光明不懈斗争的一生。作为我们这个时代再也难以找到的理想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本书表现出罗曼·罗兰的生命轨迹其实毫不逊色于他笔下众多英雄人物。他代表着一种真正的理想主义,在洞穿世界所有苦难和阻碍,看透人生一切荒谬与虚无之后,仍然充满信念高歌猛进,颂扬人的精神。《追寻内心的旅程:罗曼·罗兰自传》是罗曼·罗兰对于自己早年生活的回顾,逝者的灵魂、流逝的岁月以及午夜梦回时亲人的魂魄激发了作者的写作灵感。成长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作用于内心世界的周围环境,家庭、伙伴、人民和整个时代,一一在作者笔下再现,表现了作者理解生命的努力。

追寻内心的旅程 名言/名句/语录

对此,我从不会感到厌倦,山水相对,森林和牧场相齐,树荫倒映在水面上,泥土也被映出粉红色、金黄色,好似一片的光秃秃土地罩着花丛的面纱。一直以来,我不时地沉浸于在祖父家的那段轻快记忆,祖父家在奥塞尔附近的蒙布隆,夏天我们常常去那儿,一路上蜜蜂嗡嗡鸣唱,阳光高照下含有脂汁的枞树发出管风琴似的乐声。此外,小溪边潺潺的水流声和田野里三三两两的牛群有节奏地咀嚼草的声音相得益彰。而我呢,好似也感觉到田野就在我的舌尖下。我手掌里握着,耳朵里聆听者,鼻子里闻着,属于草原的物质、声音、气味,享受着由草儿、树脂、蜜蜂、洋槐和温暖湿润的土地所组成的哼唱乐队。 我的救赎之所以能完成全靠我那绝对的精神诚挚,在我生命的每一刻,在各种场合都恒久不变。不管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恨,无论是欲望还是恐惧,出于对生的激情还是对活的厌倦,即使我由于软弱而对社会不那么诚恳,不那么坦率,但我从不曾欺骗过自己,我从不曾欺诈愚弄过自己。青春期的我好像一直在沉沦,没有感受到上帝的存在,此间我的首次奋力之举就是和宗教背离。这是我最虔诚的举动(后文我还会加以论述。)出于对自我的尊重,对于那隐而不现的上帝的尊重,我不想再假装了,继续做出一种表面很信仰的感觉,继续向大家掩饰,继续顺从下去。上帝,我对你很诚实。我不再去做弥撒。 船驶过去了……我靠着墙,感受到墙和我往前漂移,慢慢地我们把船甩在身后,我们正自远去。前面是宽广无垠的远方,没有颠沛,没有骚动。我们在夜空中慢悠悠地划行着,仿佛要划入永恒,不带来一点变化。然后,我们又发现彼此了——墙和我,我仍在原地耽于幻想,而船只早已驶远了。它会到达目的地吗?紧随其后的又有其他船只驶来。看来这会周而复始,毫无改变的…… 每个人都存在两个自我,其实我说的“两个”还有高度保守之嫌。有一个感性的自我,有一个理性的自我。其中的一个自我只是潜意识地生活而另一个有意识地努力建构自己的个性。两者经常不同,当温床十分丰富,而教化的机制即意志却十分粗糙和简单的情况下,两者的区别差异则显得更加明显,就如托尔斯泰的情况那样。托尔斯泰的意志创造与自然的存在在每个方面都截然相反,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抗,从未停止过,他晚年的作品和谈话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经常导致业界对这位天才的武断否定,而青睐一些平庸的理性主义者,他们醉心学术却偏执武断。伟大的天才泛如星辰,他们将自己的复杂网络覆盖整个地球表面,那些棘手和扭曲的问题犹如蛇一般爬行千里只为一饮生命之源。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